第414章 烈儒教的致命漏洞_北美洲再造中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14章 烈儒教的致命漏洞

第(3/3)页

)造成的陌生古怪氛围等原因,很容易就被明人视为“跳大神”,是在举行一种野蛮邪恶的仪式。

  这也难怪北美原住民的宗教经常被白人称为“萨满教”(shamanism),原因便在于其外在表现和亚洲东北部的渔猎民族的宗教崇拜很是相似。

  当然这些其实都不过是外在表现,都喜欢用跳舞的方式来“跳大神”,实际的世界观和神话体系却是干奇百怪,大不相款。

  然而就连郑克殷自己创教烈儒之后,也因明人的文化风俗等原因,只偏重于神话和思想等方面,却大大地忽略了被番人尤其是生番高度重视的属于他们的“礼仪”。

  那便是舞蹈和歌唱。

  尤其是他身为实质上的教主、国王、先知,底下人惊叹于他的权力和宣教的内容,而不敢给他提出明确的反对意见,便使得他更加没有意识到了。

  尽管每次宣讲之前,其实他都有请熟番之中出身巫公之人先用氐舞开场。

  “无论如何,我们都的确需要设计烈儒教的仪轨了。”郑克殷向曹家佑承认道,“

过去两三年时间里我一直都没有对这一块提起重视。

  “其实明人自古以来都很重视祭祀与礼仪,虽然形式与舞蹈很不一样,但也能算有相通之处。

  “而且据我所知,尽管嘉洲各族都有自己的舞蹈仪式,并且在明人看来好像大差不差,但其实各族都不太相款,这其中的差异,恐怕比神言更难统一。

  “所以,我倒是有些新的想法,家佑、开寺,你们也可以听听看觉得怎么样。”

  郑克殷将视角放在“仪轨”一词之上,所谓仪轨大体可以理解为一门宗教的教士、信徒要具体做什么事来拜神、敬神,就像基督教要做弥撒要忏悔,回教要一天五次祈祷并且一年之中有一个月斋戒,佛教要忌杀生、素食、禅修,所有的这些宗教也都提倡朝圣。

  所以,烈儒教要补上的是一套能让信徒们动起来的仪轨,而不必是直接抄来嘉洲百番的氐舞。.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