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烈儒教的致命漏洞_北美洲再造中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14章 烈儒教的致命漏洞

第(2/3)页

我们十九门徒,我听闻您还会亲自召开大会,向青丘国各族宣讲。

  “这的确很伟大,不过我觉得对于我们嘉洲人而言,似乎缺了些什么。

  “那就是我们嘉洲人在生番状态时都很热爱的祈神舞蹈,似乎澳龙雅言称之为‘氐’。”

  听了这话,郑克殷的脑后简直是有一道闪电闪过!

  “没错,就是这个!”

  郑克殷在门徒面前也不必掩盖自己的欣喜,“烈儒教所欠缺的,正是仪轨!”

  嘉洲百番是如此热爱跳舞,以至于每一社、每一营,几乎都会搭建一座汗屋或舞屋,人们在里头开舞会跳舞,有时甚至还会邀请别的部社的人前来一起跳舞。

  当然这种跳舞更多时阵是娱乐性的,少数时阵却会有十足的宗教意味。

  那便是敬神、祈祷、治疗、施展巫术之舞,这种舞对时节、动作、配乐都有要求。

  在原世界线中,加利福尼亚州的多族印第安人便以“曲士”的名义组成秘密结社,背着白人实行所谓的“曲士崇拜”(Kuksu  cult),显得好像很神秘那样,其实其主要的活动内容便是跳舞。

  这种秘密宗教结社影响广泛,中加州的多族都参与其中,包括波莫(菩毛)、温图、迈杜、奥洛尼(澳龙)、米沃克(苗国)等等,可以说这与郑克殷自行定义的“核心嘉洲”的中北部有高度的重合。

  而核心嘉洲的南部即使没有曲士崇拜,跳舞也仍然是极他们重要的娱乐和敬神仪式。

  相比之下,中国人的确不那么“能歌善舞”,只有专门接受舞蹈培训的女子为了取悦达官贵人才会专程在宴上跳舞,一般的士、农、工、商甚至妇女们都没有跳舞自娱的习俗,而作为“国教”的儒教更是甚少将舞蹈作为一种礼仪看待。

  毕竟“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

  神州东渡之后,嘉洲百番的舞蹈,无论是社交娱乐型的还是宗教仪式型的,都因穿扮、舞姿、配乐(包括唱歌和演奏乐器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