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澳龙语字母表_北美洲再造中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6章 澳龙语字母表

第(2/3)页

px、th/tx、kh/kx视为辅音串而非单个辅音,但对于汉人而言,这系列发音正是“送气塞音”,与不送气的p、t、k分别成对,那就正好,郑克殷也可以省得写两个字母来表达前一组发音,而是直接写成这样:

  ㄅ(p)、ㄆ(ph)、ㄉ(t)、ㄊ(th)、ㄍ(k)、ㄎ(kh)

  [注:这些注音符号对应的汉语拼音分别是b、p、d、t、g、k。而澳龙语记音中的x发音为/x/,即汉语拼音的h,因而也常被记为h。]

  比如说经典的“三”这个词,便是写作ㄍㄚㄆㄚㄣ(kaphan,对应汉语拼音gapan)而非ㄎㄚㄆㄏㄚㄣ。

  除去这六个塞音和一个流音(ㄌ),郑克殷使用的剩下的辅音字母为:

  ㄇ(m)、ㄋ(n)、ㄗ(c)、ㄙ(s)、ㄓ(č)、ㄕ(š)、ㄏ(h)以及半元音ㄧ(y)、ㄨ(w)。

  [注:此处的c、š的发音分别相当于汉语拼音的z(不送气的c)和sh,后者亦可发如英语的sh。至于č在前方已有注释。]

  由于塞擦音也会与ㄏ(h/x)结合,因而还有ㄘ(ch,对应汉语拼音c)和ㄔ(čh,对应汉语拼音ch)两个字母,比如林善方言的ㄅㄧㄔㄚㄌㄚ(pičxala,音近“比差啦”,意为一点点)。

  如此一来,郑克殷便是给澳龙话(通用语)安排了十六个辅音字母:

  ㄅ(p)、ㄆ(ph)、ㄇ(m)、ㄉ(t)、ㄊ(th)、ㄋ(n)、ㄌ(l)、ㄍ(k)、ㄎ(kh)、ㄏ(h)、ㄗ(c)、ㄘ(ch)、ㄙ(s)、ㄓ(č)、ㄔ(čh)、ㄕ(š)。

  学到这里,小霞显然是有些头疼了。

  毕竟学一套新的文字,最难的就是记住字形和发音的关系,所幸小霞是学过汉字的,因而郑克殷便可以给小霞讲这些字形的由来,比如说“ㄙ”乃是“私”的本字;

  并且这套注音符号同样可以用来给汉语注音——当然这会涉及到更多别的符号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