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我们终于可以写史了!_北美洲再造中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5章 我们终于可以写史了!

第(2/3)页

工课的必要性其实远超郑克殷原来的预料。

  “的确……而且我们可以现在就做点尝试。”

  比如说——

  漢人ㄇㄚㄍ至了扶桑ㄇㄨ,作了多厝。

  (Hanlang-mak  wate-kne  Husang-mu,haše-kne  irih  cu.)

  堂酋鄭克殷一了北民,建立了鷹陽,敗ㄇㄅㄧ了脊民,入ㄇㄅㄧ了此ㄧ烽ㄨㄚㄕ、南民。

  (Tupen  imetušT.èngkhè‘in  hime-kne  Awaštes,kienlip  Yingyang,payi-mpi-kne  Rumsen-tes,wate-mpi-kne  nu-i  HumontwašKakuntes)

  尽管只有两句话,却在语言形式和内容上都非常饱满,有大量的细节可供分析,可以说是郑克殷与同僚们凝结心血的作品。

  而且基本上,这些句子对于明人来讲都是可以通过提取汉字来理解的——

  第一句话,讲的是汉人们来了扶桑,建造了很多房子。

  这里使用“汉人”而非“明人”,也很明显包藏了郑克殷的小心思——“明朝”大概再过半年时间就将不复存在,要表示他们汉族人,自然“汉人”才是最合适的表达。

  除了“汉人”、“扶桑”这样的专有名词,“厝”也是一个早已经被借入澳龙语的单词——他们用厝(ㄗㄨ)来表达高大、方正、美观、舒适的砖瓦房屋,而将他们自己语言中原有的ㄌㄨㄚ(ruwa)专门用于表达生番营地里的泥巴枝叶筑成的小屋,郑克殷等人给其分配了“庐”字。

  除了“厝”,更多的汉语借词在下一句话有充分体现,那便是“建立”(ㄍㄧㄝㄣㄌㄧㄅ,kienlip)和“败”(ㄅㄚㄧ,payi)。

  至于郑克殷自己的名字,他规定了官话发音而非闽南话发音,有趣的是部分澳龙方言里的发音t.听起来很接近官话里的zh,郑克殷便将其安排为此发音;

  “堂”“酋”二字,其实都是郑克殷和陈梦球等人给澳龙语中的单词分配的汉字,分别是ㄉㄨㄅㄝㄣ(tupen)和ㄇㄝㄉㄨㄕ(metuš)。

  前者原意为生番营地中的仪式屋或者汗屋,后来澳龙人也用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