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3章 蔡卓谷的经历
第(2/3)页
金门救出蔡早达等同胞的渴望。
这一回,郑克殷司长更是将极为重要的军事任务交给了他来领导,他逐渐明白了为什么。
这都是因为他是苗蠖人,而这次任务需要接触大量的苗蠖人,包括殖民司所称的“海湾部”的两社,也包括灵凫湾以西的堂亲,殖民司所称的“海岸部”——他们还是更喜欢称那头为“西方部”(ㄉㄚㄇㄚㄌ,Tamal)或者“湄凿国”。
据说殖民司已经准备给“海湾部”也改个名字,可能会叫“句芒部”之类的,蔡卓谷都没有所谓。
毕竟在作为生番的时候,苗蠖人各部社之间并不知道原来他们有这样的亲疏关系,只是知道一个大概范围内别的氏族村落讲的话是能基本听懂的、大概听懂的、听起来很怪的或完全听不懂的。那自然就不会有“部”的概念。
至于“苗蠖”这个名字,来自于这些互相之间可能听得懂的语言里的“人”一词,仿佛在明人看来,自称为“人”的这群人都同属一个“人族”,总觉得有点怪怪的。
而且蔡卓谷现在也终于可以推断得出,海岸部或者西部苗蠖人所说的“人”其实是ㄇㄧㄓㄚ(miča)——这就是明人汉语“湄凿”二字的来源——而不是像他们海湾部那样叫ㄇㄧㄨ(miw)或ㄇㄧㄨㄜ(miwə)呀?
每每琢磨起这些事情,蔡卓谷总觉得会把自己的头发挠光。
毕竟他知道自己是一名好战士,但不是一名智者。
不过这一年里,他也觉得自己已经远不像以往那样无知了,这都要多亏郑司长的宣讲以及在柴鹿塔军营“朝圣”时他们每晚从殖民司官吏中学到的知识。
当时殖民司还专门安排了能非常流利地讲澳龙语和苗蠖语的人来担当翻译官,讲师用澳龙语慢慢地讲那套烈儒教的真知,而翻译官则会及时地转成苗蠖语来给苗蠖人讲。
除了苗蠖语翻译官,当时还有会讲澳龙语和蝶豸语的山倭人翻译官,那是专门给来自山倭人的番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