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拆番、合汉,嘉洲汉族的诞生_北美洲再造中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25章 拆番、合汉,嘉洲汉族的诞生

第(3/3)页

整个南部的药蛞人。

  现代美国学者多次强调,尽管药蛞人内部语言大体相通,但他们从来都没有形成对“药蛞人”(约库茨人)的整体认同,基本上每个部落都只愿以部落名来称呼自己,塔奇部落认为自己是塔奇人,楚克昌西部落认为自己是楚克昌西人。

  这一点便正中郑克殷的下怀:在接下来的扩张、收化的过程中,他将会在概念上把药蛞人拆成十多个部族,从概念上对多达七万总人口的药蛞语民族加以分化,从而做到他们不再有可能联合起来反抗瀛洲王朝,反而是在认同本部族、本支部带来的汉姓的基础之上,再添对瀛洲王朝的认同。

  这便是为什么将苗国人拆成澹、福二部是必要的经验。

  郑克殷的最终目标,则是要在完成对嘉洲的领土统一之后,形成融合汉番的新的统一民族。这个民族将以明朝南京官话为通用语,习汉字,正衣冠,信烈儒教,编户齐民,服从金门中央的统治。

  要达成这一目标,需要的乃是“汉番相容”,那便需要明人和各族番人朝着同一个点相互走近。

  郑克殷知道要走向这个点,各族番人需要走出八十步,这是因为光是将生活方式改为定居农业,对他们而言便已经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汉人则需要走出二十步,主动了解番人、认同番人、将番人的文化收编入自己的文化,并在最终,将熟番彻底认同为自己的同胞。

  由于即将禅明于瀛,新的融合民族自然不会再以“明人”为名,而熟番们既是已经彻底汉化,他们在外貌上与汉人看不出多少差异,衣冠、举止上也与明人完全一致,那么届时就以“汉”为新民族的名字,有何不可呢?

  最多是考虑着地域带来的差别,为区分于伪清治下的汉人,嘉洲这儿的新民族额外解释为“嘉洲汉人”、“瀛洲汉人”,便已足够。

  当然,出于这点考虑,郑克殷还有一项更大胆的想法——

  将目前的“明人”也加以细分,不将他们统称为“汉人”,而是根据来源称为台裔、浙裔、南洋裔,使他们能够在届时认同整个瀛洲王朝融合形成的新的“汉人”概念,而不会认为仅有闽南人配得上“汉人”一词。

  毕竟郑克殷知道,那些魔怔皇汉所坚持的可不仅仅是打击“非我族类”,而是连“异端”一起打,才会形成严重的地域黑!

  当然这项举措仍有探讨的空间,郑克殷将会在回到金门以后再加以深化。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