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44章 神学、葡萄、雅湄城
第(2/3)页
收入了。
毕竟对于一个小国而言,光靠自己辛苦种地是无法实现繁荣的,总得参与到更大的市场体系里并做出自己的特色才行。
除了神学特色,郑克殷更是鲜明地指出,湄凿国还有几大优势,除了可以从澹湃山和黑齿山区开采黑曜石、煤炭等矿产以外,实际上毕临平原还是非常适合种植葡萄之地。
甚至相比于名为葡萄谷的句芒山雄卢谷地,毕临平原可种植葡萄的面积还要广大得多,在原世界线里的美国,其实这儿才是名副其实的“葡萄谷”!
红酒的需求在扶桑内外与日俱增,郑克殷了解到明人、番人、西班牙人甚至日本人都愿意买酒、换酒,如果湄凿国能够大种葡萄,届时青丘国商队一定会络绎不绝地前来采购,那么无论是钱币还是粮食,湄凿国都自然不必有缺乏之虞。
尽管郑克殷的这种“建议”分明是要把湄凿国打造成完全依赖于青丘国的经济附庸,但郑克殷还进一步指出,对于番人而言,定居务农所得到的食物远多于狩猎采集、安全感又远大于狩猎采集这一点,对他们而言是有极大的吸引力的。
十二社嚷嚷着要各回各的领地回归过往的生活,那么刘却完全可以给他们画张大饼,告诉他们只要跟随自己在医州、毕临种点葡萄、玉米、小麦,那么即便完全不去打猎打鱼都根本不用担心饥饿!
宗教思想和经济生活两重吸引,双管齐下,这些苗国人自然就不会再有他想。
“完美的规划。”余金声首先赞叹起来。
刘却也不禁低头苦笑,“总制大将军怀有大才,实在叫人望尘莫及。”
实际上对于处于前文明时期和文明早期的族群而言,领袖能够成为君王,靠的其实并不是单纯的暴力,而是领导力、说服力与人格魅力——人们相信你能够带他们过上好的生活,他们才会遵奉你为王。
可以说,刘却还有很多的东西要学。
不过在郑克殷看来,刘却还是有一些优点的,比如此人思维偏于谨慎,那就不会鲁莽行事,而是凡事会三思而后行;此人也听得进劝,拥有智慧的余金声也因此能成为其左膀右臂,沈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