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44章 神学、葡萄、雅湄城
第(1/3)页
郑克殷也向刘却坦诚说,“实际上,依我对扶桑辖地及周边众番的了解,我是十分赞赏湄凿部所传承的神言的。
“湄凿十二社的巫公们能够如此坚守他们的信仰,颠倒是值得肯定之事。
“待到他们被达娄洛与沈瑞所折服,我们其实还可以反过来将这些巫公招揽过来。”
郑克殷指出了他对湄凿国的一大期待:这里完全可以打造成一个神学中心!
无论是穿越前还是穿越后,郑克殷都知道嘉洲百番的大洪水神话中,都会提到洪水淹没大地,导致世界上仅余寥寥无几的陆地,而这个陆地具体在哪,基本都是他们生活之地的山头。
比如南龙府的澳龙人认为是大南龙山的白峰,而利善部澳龙人与句芒部苗国人自然认为是句芒山上的黎明峰。
在湄凿这儿,那便是澹湃山无疑。
这些“圣山”,实际上全都可以予以肯定,郑克殷完全可以在每座圣山之颠都设下一座朝圣所,可以做仪式,可以宣讲,可以提供给烈儒教的教士们静心钻研神学问题,成为学堂。
如今在他的治下,也仅有鹰阳的和濯学堂和金京的觅腾学堂初有雏形。
当然了从实践角度出发,学堂或宣讲堂,还是以方便为要;圣山之峰仅做朝圣之用即可。
来到湄凿国,郑克殷便也提出建议,如若湄凿国能把烈儒教视为安身立命之本,一定能带来极大的繁荣。
他们可以在下茶凼建立一座学堂,比如就叫下茶学堂,以此收纳诸社巫公,将研究神学的任务交给他们;同时在澹湃山的南峰设朝圣之地,如此便可以像郑克殷去年冬天那样将诸番男丁召去朝圣,实为操练,以此机会加以教化。
而若是这些事情做得好,郑克殷还会在橡阳、雄卢加以宣传,令此二州的苗国人向往着前往湄凿国修学、朝圣。
为了帮助做到这一点,郑克殷甚至愿意晚些时候将大部分门徒都安置在下茶学堂。
这样一来,湄凿国成为扶桑大地的烈儒教中心,那么青丘国和湄凿国的来往一定会成倍增加,那么来往人员的船费、食宿和诸多消费,也足够给湄凿国带来大量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