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烈儒教的框架是怎么来的_北美洲再造中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93章 烈儒教的框架是怎么来的

第(2/3)页

多超凡的神力、仙力,绝非人力所能及。

  如今大王又结合明人流传的神话和嘉洲百番神话,融合创建出了烈儒教,并形成了一套烈儒教自身的“历史”,大王称之为“神言”,以至于洪磊稍加对照过后,感到难以下笔。

  甚至陈梦球过往与大王交谈时多少听大王说过,夏商之事,存在疑点的地方实在太多,就连商周易代之际的历史也多少被《封神演义》带偏了,使得明人眼中的上古史愈发不像是属于人世的历史了……

  所以大王先前和洪磊相谈时就讲过,尽量避开上古史,一笔带过即可,而全书第一个重点讲述时期应放在奠定华夏文明的周朝。

  尽管如此,对烈儒教了解尚不充足的洪磊还是认为难处很多。

  “既然如此,我还是先给洪大人讲讲大王及其门徒所修订的最新神言罢。”陈梦球说道。

  出于文人的习惯以及便于洪磊理解的考虑,陈梦球明确指出大王创教利用的素材是有先后规律的。

  那便是澳龙神言和苗国神言乃是最最基础的部分,其中澳龙神言指出古狼神、羽鹰神和蜂鸟神三位初神,烈儒教则分别命名为烈帝、羽英和鸿濛,各来自于苗国语、官话和澳龙语。

  而苗国神言——尤以句芒部神言为主,兼有少许湄凿部神言——则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框架,那便是“初民”概念以及烈帝将初民化为百兽、另造新民之事;除此之外还有火鼬焚毁世界、古狼神召唤洪水的故事。

  这是烈儒教划分出大洪水以前和大洪水以后两个时代的最核心的根据,一如明人的神话传说之中,古时神仙大乱斗,经历五帝之后却进入人间凡世的时代。

  这两个时代,在烈儒教中分别称为仙人时代和新火时代,其中“仙人”对应的乃是苗国为主的嘉洲百番神言中的“初民”,其中又有一部分神言提到星空上的精灵,烈儒教便再添“星仙人”的概念。

  如此一来,烈帝化初民为兽便是化仙为兽,这能够解释嘉洲百番传承的神言故事中,那些动物形象皆神、人、兽难辨——那是因为它们都曾经是仙,大洪水以前以人的形态存在并拥有强大的仙力,大洪水后才被化成了兽。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