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九五章 保持稳定_天唐锦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两千九五章 保持稳定

第(2/3)页

慑,既是对外,更是对内。

    震慑世家门阀,震慑贞观勋臣,也震慑皇权。

    “平衡”是王道,但“平衡”不是乞求而来,而是斗争得来。

    房玄龄颔首:“以团结求团结则团结亡,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是这个话吧?很有道理。”

    这是儿子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听得多了,他也入了心,愈琢磨愈是觉得金玉良言、至哉斯言。

    只要想想儿子能够领悟这样的道理,便忍不住露出老父亲的微笑。

    后继有人已经令人欣喜,青出于蓝则愈发让他老怀大慰。

    到了他这个岁数,一生功业几乎盖棺定论,已经没什么追求了,私下里与那些袍泽、老友们相聚之时攀比的已经不是功勋、爵位、官职,而是身后名、以及身后事。

    身后名自不必说,以他房玄龄一生功业,最不济也得是上谥“文昭”吧?

    至于身后事,自然是指自家子嗣。

    老一辈筚路蓝缕、平定天下,创下偌大家业,即便不至于人死族灭,也总得传承有序吧?这就要看子嗣们的能耐。

    而遍数大唐,能与他房玄龄比儿子的,一个都没有!

    我生时辅佐太宗皇帝打遍天下、缔造贞观盛世,编纂《字典》造福后世,死后自有麟儿继承家业、发扬光大……人生至此,夫复何求?

    如今最大的喜好便是钻研儿子提出的一些政治、经济学说……

    房俊汗颜,却也不能便捷这话并非出自他口,总不能随便按一个人头上吧?

    “父亲所言极是,当下大唐看似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实则正处于一个极度重要的转型期,若是顺利迈过去,足以奠定千年霸业、寰宇无敌,若是受阻于此,则难免坠入王朝轮回的巢臼之中,沉沦起伏、周而复始。”

    “哦?说得这般严重,是什么转型期?”

    “生产资料的转换。”

    房玄龄顿时精神一振,放下茶杯,目光炯炯:“愿闻其详!”

    丝毫没有向自己儿子请教问题的尴尬。

    房俊想了想,组织一下语言,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说辞去描述:“生产资料之转换分为技术性转换与经济性转换……所谓技术性转换,便是将以往的生产资料进行升级、迭代,获取更为高效的生产方式。而经济性转换,便是如何将产能过剩的丝绸、瓷器、玻璃、纸张等等生产资料,变成国家建设更为需要的人口、矿产。”

    当然不止这么多的内容,但对于“政治经济学”几近为零的房玄龄来说,只能以此等浅显的言辞去描述才能予以理解。

    房玄龄没有提问,字字句句慢慢咀嚼,若有所思。

    农耕最初的刀耕火种,商周之时的铁犁牛耕,西汉时期的代田法,魏晋南北朝的耕耙耱技术,大唐的贞观犁、水车……农业耕作方式之演变他稔熟于心,却从未用一句“生产资料之转换”来简洁明了的阐述。

    从古到今“以物换物”乃是最为朴素、寻常的行为,到后来以贝壳、铁钱、铜钱、布帛作为货币,直至如今出现的纸币……原来都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