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两千九五章 保持稳定
第(1/3)页
房玄龄点点头,皇权、相权、军权,相互之间如何斗争、妥协、共存,这是自古以来每一个政权都要面对的难题,大唐也不能例外。
政事堂、军机处之设立,的确使得军政两方面的事务由更为专业的人来掌管,最大限度减少犯错之可能,使得国家机器平缓运转。但与此同时,也相对应的削弱了皇权,使得皇帝束手束脚、备受钳制。
长此以往,皇帝岂能心甘?
斗争无处不在。
房俊能够在威望卓著、权倾朝野且掌握强大军队的同时始终保持克制,且懂得退让、妥协以弥补皇权削弱所带来的弊端,已经算是一个极为成熟的政客了。
能力再强,若不懂得妥协、退让,那也难成大器。
所以房玄龄极为欣慰。
“那么林邑国是怎么回事?”
房玄龄对于自家儿子的能力极为信任,既然东洋、南洋等国皆能完全控制实施“民选”,岂能独独漏下一个林邑国?按照常理,在林邑国冒出一丝半点反叛苗头的时候,水师大军就应该已经扑上去碾压歼灭了,岂能容许那个诸葛地上蹿下跳、挑衅大唐天威?
背后必有文章。
果然,房俊笑着道:“诸葛地心怀异志是真,但水师过于纵容也是真,林邑国内部既不稳定,即便暂时以武力予以压制,但迟早有一日还是会爆出来,与其将来头痛,还不如使其聚集一处、一鼓荡平。另外,这些年水师在海上纵横无敌,国内有些人已经忘了水师之强大,波斯海的战争又距离太远未能过多感受,心中多有不忿、鄙夷,所以水师需要一场雷霆万钧的大战,让那些人见识见识什么是皇家水师的战斗力,不仅海上无敌,陆地之上依旧是诸军之冠。”
新政若想顺利实施且有所成就,海洋利益乃重中之重,若无海外之财富以及廉价之资源、劳力,单纯依靠农业社会为根基的内陆,第一轮的基础设施建设想要完成都有如登天。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放诸古今而皆准的道理,大唐幅员辽阔,即便仅在关中、河东、中原、河北等地修建道路将各处大城连接起来,便是一个旷世之工程,没有三五十年持之以恒的投入岂能完成?
沟通南北的大运河虽在隋炀帝手中开凿,但其实配套工程尚未全部完成,加之年复一年的筑堤、疏浚,又是极大的投入。
神州大地之上如此旷世工程,所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实乃天文数字。
难道如隋炀帝那样发动全国人民去服徭役?
各种苛捐杂税摊派给全国百姓?
大唐存亡或许房俊不太在乎,但天下百姓多吃一点苦都是房俊不能接受的。
海外的财富、人口、资源输入,便是担起这些超级工程的根基。
而指望海外财富、人口、资源的稳定输入,就需要一套完整且长远的秩序。
这套秩序不能依靠皇帝来守护,更不能依靠世家门阀,只能依靠水师。
谁敢觊觎水师、觊觎这套秩序,房俊就要斩断谁的手。
现在要做的是给天下人予以震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