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三章 雨林里的直升机
第(3/3)页
亚马孙雨林地形成口袋状,向东完全敞开,非常有利于大西洋水汽的深入,而刚果雨林就没有这种条件,这一点从“刚果盆地”这个地形就可以管中窥豹。
也就是说刚果雨林四周基本被山地还有高原围住,这一点类似远东的四川盆地。
然后,亚马孙雨林的季风和赤道共同作用叠加在一起,更有利于水汽的收集,而刚果雨林主要靠赤道地区的上升气流,问题在于刚果雨林周边是陆地,还多为干旱地带,上升气流带来的水汽也很有限。
东加里曼丹虽然也是赤道上升气流为主,可加里曼丹岛周边都是海洋,有充分的水汽补充,因此,东加里曼丹的平均降水量是高于刚果雨林的。
总而言之,东加里曼丹地区比东非绝大部分区域,都更加湿热,而且它更具有代表性,南洋还有许多太平洋岛屿的气候,环境和这里更类似。
保罗就说道:“东加里曼丹是帝国在南洋,甚至太平洋的核心殖民地,而南洋一直都是帝国战略的核心之一,所以,卡尔斯试验场建立的背景就是为了帮助帝国摸索适应南洋地区的军事建设。”
“说到底,帝国在海外的利益,靠的还是军事力量来维护,而帝国作为世界唯一的热带强国,本身就极为重视热带区域的作战。”
“而南洋地区的气候环境,终究和本土有极大的区别,因此帝国就有必要为当地单独建设一套军事理论和技术体系。”
既然说到军事领域,赫尔穆特少尉自然也就不陌生了,他本人对此深有感触:“南洋地区的作战环境,和本土确实有着极大的差别。”
“这里比本土更加湿热,植被更加复杂,地形更加多样,交通十分不发达,所以很多本土的武器装备,并不适合南洋地区的作战环境,一些主流的作战思维也不适合这种区域。”
“就比如大兵团作战,放在欧洲,亦或者本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而在南洋,就很难这样展开。”
“像大规模的装甲部队,放在我们东加里曼丹就无法全力发挥,它们的活动区域,仅局限于沿海的城镇,或者交通相对便利的地方。”
“而更加深入,他们就面临着广袤的密林,各种遮挡视野的植被,还有河流,沼泽,泥潭等等难以通行的障碍。这种区域内,并不适合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保罗对于赫尔穆特少尉的见解也很认同,虽然是技术人员,但是他本人对这方面的研究,并不比赫尔穆特少尉这个军官少,毕竟他们3207所的的很多工作也是围绕“热带丛林作战”这个核心问题展开的。
保罗指着试验场里的直升机说道:“虽然我不是直升机项目团队的人员,不过,我想直升机对于未来南洋地区的作战,应该有着重要的意义。”
“正如之前赫尔穆特少尉你所说,南洋地区并不适合大型机械设备的发挥,装甲部队在这里就是自缚手脚,可我们东非又不可能放弃自身的工业优势,和未来的敌人搞肉搏或者近距离接触。”
“因此,我猜测直升机就是一种发挥我们东非长处,甚至多应用场景的热带作战平台。”
“试想一下,直升机在雨林的作战,首先就是不会受到地形的限制,它可以在空中灵活的来去自如,侦查和发现敌情,从而减少我方人员深入雨林和敌人的直接接触。”
“同时,直升机本身也是一款武器搭载平台,至少搞上一两架机枪,对于我们并不算难事,而且它可以悬停在空中,以高打低,从而对地面战斗提供火力支援。”
“最后,直升机还能帮助军队,进行人员转移,物资输送,这将极大提高我方在雨林环境下,军队支援和兵力调动的灵活性,也能加大保证后勤系统的运作。”
“而不是依托人力,冒着风险将少量物资输送到特定的地方……”
经过保罗的一番分析,赫尔穆特少尉两眼放光,他说道:“直升机正是我们部队,最理想的神器,真希望这种性能优异的平台,尽快装备部队,尤其是对我们这种海外驻军而言。”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