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章 进入地中海
第(1/3)页
国会爆炸案这种国际新闻迅速成为欧洲和世界上的热点,不过,世界各国的反应也有所区别,苏联对德国政府进行了强烈谴责,而欧洲大多数国家,尤其是英国和法国,他们反而对阿道夫给予了赞扬。
和想象中不一样,英国和法国虽然对德国抱有戒心,但是在现实中,两国对德国采取绥靖政策。
实际上,只要德国不破坏英法维持的旧有国际秩序,或者说威胁两国的霸权,那德国在英法两国眼中,未必不是优良的“盟友”。
阿道夫想要发动战争,扩大德国的领土和市场,完全没有问题,毕竟苏联就是距离德国最近,且完全能满足德国胃口的庞大市场,并且苏联资源极度丰富,土地广阔,这就能弥补德国资源短缺的问题。
换句话说,英法支持德国的军事和扩张,但是限于德国和苏联为敌的这个大前提下。
而对于阿道夫对德国工党的围剿,这在英法眼中更是加分项。
现在,欧洲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实都已经偏向极端民族主义政党,进而绞杀欧洲工党的发展,维护他们自己的利益。
……
相较于隔壁德国,阿道夫不断肃清自己的反对者,巩固自己的权利,1934年初,哈布斯堡家族在奥匈帝国的统治则进一步被削弱。
眼看,帝国秩序崩溃和糜烂,哈布斯堡家族寻求后路的决心进一步得到加强。
1934年2月31日。
在维也纳,鲁道夫皇帝同东非低调签署了《杜布罗夫尼克港租借协议》。
负责这一协议签订的是东非新外交部长阿尔弗雷德,此时,在美泉宫,鲁道夫和阿尔弗雷德正在进行交谈。
“杜布罗夫尼克,是达尔马提亚重要的港口之一,根据协议内容,这个港口将交给东非经营,并且允许东非海军进入和修建军事设施。”鲁道夫用手指着达尔马提亚地区上,最南端的城市说道:“我相信东非能够利用这一点,加强在地中海方向的影响力,这也是两国传统政治友谊和互信的象征。”
杜布罗夫尼克是整个奥匈帝国最南端的港口,它靠近南边的黑山,坐落于一处天然海湾之中。
至于鲁道夫皇帝所说的重要性,就有待商榷了,在达尔马提亚,对奥匈帝国最重要的港口首先是扎达尔,然后是斯普林特。
杜布罗夫尼克曾经确实有过一段极其风光的历史,甚至能和威尼斯竞争,但那已经是几百年前的事,公元1667年,杜布罗夫尼克发生了一场大地震,直接摧毁城市,此后杜布罗夫尼克经济迅速衰退,进入奥匈帝国时期,也没有缓过来。
在19世纪,杜布罗夫尼克已经变成了一座以疗养和文化遗址为主要卖点的城市,而非经济和军事重镇。
疗养和文化遗址,说难听在这个时代,完全没有多大竞争力,杜布罗夫尼克就是在吃老本。
当然,近些年来,杜布罗夫尼克经济有了一定的起色,这主要得益于达尔马提亚人口和经济的增长,大量德意志人涌入此地,让这座古城,重新焕发了一些生机。
但是,杜布罗夫尼克已经失去了发展的最佳机遇,其中最值一提的就是莫斯塔尔铁路建设。
对于达尔马提亚这个王国来说,它在经济发展上,最重要的一点之一,就是为巴尔干半岛内陆地区提供商业和贸易中转服务。
尤其是波斯尼亚,匈牙利和塞尔维亚这三个国家和地区,达尔马提亚的港口是其重要的出海通道。
但是,达尔马提亚的地形以山脉为主,隔绝了和内陆的交通联系,因此,只有少量山脉缺口能修建公路和铁路,联系内陆,扩大其经济腹地。
杜布罗夫尼克也有这样的条件,前世奥匈帝国就建设了一条从杜布罗夫尼克到萨拉热窝的铁路。
可在东非的影响下,莫斯塔尔铁路提前修建,这直接促进了普洛切港的崛起,普洛切港距离杜布罗夫尼克只有七十公里左右路程,它先开通了铁路,杜布罗夫尼克自然也就没有必要再重复建设。
这就让杜布罗夫尼克错失了发展的良机,不过这也是必然的结果。
当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