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九章 国会爆炸案
第(1/3)页
谋取西非廉价的矿产资源,从而利用工业制成品和原材料的差价,获得相对可观的工业发展利润,这套做法并不罕见。
现在英国工业走的就是这条路子,经济危机爆发,工业品价格大跌,原材料价格同样也随之下跌,但是,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波动的,如果工业品价格跌幅小于原材料价格跌幅,就可以扭亏为盈。
英国自身掌握着大量殖民地,因此可以压缩原材料生产成本,就比如印度,农业,矿产资源丰富,人力成本又极低,这样英国就有办法把印度的原材料价格压下来,东非的海外殖民地就没有这种条件。
除了东非殖民地人口少以外,更重要的一点是东非殖民地民众以移民为主,政治地位要高于英国统治下的印度人。
而西非如果经济上能和东非接轨,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当地有可观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和东非需要的矿产和能源。
……
1934年2月2日,柏林。
历经了长期的经济萧条之后,柏林经济终于在1934年初,出现了明显的回暖,工厂复工,工人重新就业,柏林的工业机器重新运作,消费也被带动起来。
而这一切现象的直接推动者,正是去年刚刚上台的阿道夫首相,现在,阿道夫交出了一份令大部分德国国民满意的经济答卷,他的支持率再一次空增长。
如果说在去年阿道夫上台之初,德国工党还有德国社民党,民众支持率还能与其抗衡,现在,两者已经彻底被德国民族党拉开差距。
吃上饭的德国工人,毫不犹豫的投入德国民族党的怀抱,谁能给他们带来稳定的生活,他们自然会支持谁,经历了大萧条的德国底层民众,他们的政治诉求就是这么低。
不过,这并不足为奇,试想一下,如果没有经济大萧条,那德国政府不管怎么做,德国底层民众也不会买账,他们会抱怨自己没有一份体面且舒适的工作。
可经历了大萧条期间的饥荒后,德国底层民众的诉求就拉的很低,那就是一份可以养家糊口的工作,至于是否体面,薪资是否偏低,劳动强度是不是太大,就显得不再那么重要,这大概就是“破窗效应”。
而失去工人的支持,德国工党和社民党就成为无水之鱼。
在首相官邸里,阿道夫听着下属的报告,总结1933年,德国民族党的执政成绩和国内情况。
海因里希和其他民族党大员站在他的办公桌前,脸上都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海因里希拿着一份报告说道:“首相阁下,在您的带领下,德国经济情况出现明显的好转,现在,帝国的工业机器已经全部在政府指导下,重新运作起来。”
“煤炭,钢铁,机械制造等等,各项工业指标都快速恢复,国内各种大型工程也纷纷落地,企业赚到了钱,工人重新进入工厂。”
“而与之相伴的,则是我国整体社会也稳定下来,工党和社民党支持率大跌,同时有不少人迷途知返,退出这两个邪恶的组织。”
“近期以来,我们情报部门就已经注意到这些变化,工党和社民党的动乱规模还有次数,在全国呈现指数级下降。”
“与之相反的则是,我们党的加入者迅速增加,同时,在帝国内部,民众对民族党的支持率持续走高,德国在您的英明领导下,已经恢复了往日的荣光……”
阿道夫靠在座椅上,昂着脑袋,享受的听着海因里希的汇报,嘴角不由自主的翘起来,高挺的鼻梁下一撮小胡子也得意忘形的变形,可以看出他的心情极为愉悦。
他从椅子上缓慢的站起身,盯着墙上俾斯麦的画像说道:“很好,过去一年已经充分证明了只有在我们领导下,德国才有光明的前途和未来。”
“工党等毒瘤,除了会给社会带来动荡还有矛盾之外,没有任何正面作用,德国民众也不再受到他们的蒙蔽。”
“他们不明白,对于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而言,想要真正的富强,只有一条道路,正如伟大俾斯麦首相所言的那样,那就是通过铁与血,为德国民众争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