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7章 卖地还是授田
第(2/3)页
“我们并不直接授田,这是为了方便各开拓者人家自行决定使用多少钱财申购土地,留下多少钱财添置他物。
“我们从开拓者处所购入的于圭谷所原有的地、屋,将在届时视土地情况决定去处。”
堂内众官吏再次兴起小声的议论,郑克殷也不打算阻止,毕竟他的确想要让众人充分表达意见,探探自己所提出举措所引起的反应,同时也有利于集思广益,改进自己一个人思考与编写的策划。
张万祺此时起身说道:“司长,依我之见,强制征调的人家,最好是选取各里最贫苦、最无依靠的几户。
“孟曰: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在圭谷已有较多田产、房屋者,其恒心便在圭谷,即使强制征调,亦难使其心归合儒,莫如使‘无恒产者’转变为合儒的‘有恒产者’。
“为此,我们最好是降低合儒土地之申购价,甚至即使是原本无田产者,亦可得到最低限度的授田,官府提供种子与农具,由农吏教导种植,使其在合儒得到恒心。
“若无(否则),在圭古的无产贫户,亦无地可卖钱,亦无钱可购地,这将使得无有贫民主动响应官府,无人应征;而受征调之大户亦心怀不满,于教化番民亦不利。”
张主簿的一席话语虽是很简单的道理,却令郑克殷深感认同,也不得不检视起自己所定策略的疏漏。
“张大人所言极是,那么,无论在圭谷是否有土地、房屋,任何开拓者都首先可在合儒得到最低限度的授田。
“至于从圭谷十二里强制征调之人家,便依张大人之计,选取各里十户最贫者。
“对于这些贫户而言,迁入开天坊所能得到的授田还比他们在圭谷所有之田地更大,而他们出售圭谷之田地,所得钱财换取合儒更大的新土地,仍是有利可图之举。”
包括沈诚、陈梦球在内的众官吏皆对这一经过改善的新策略表达了认同。
既然达成共识,此事便要准备进入执行阶段,郑克殷宣告散会,所有人立即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