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8章 建设鹰阳城
第(2/3)页
与懒惰。这两项问题在原世界线中就令西班牙传教士大感头疼。
原本过着狩猎采集生活的加利福尼亚原住民基本是猎来了多少就吃多少,而农业文明到来之后,食物顿时变得比原来丰富得多。
但原住民仍然维持着有多少吃多少的习惯而不加以节制,这便被视勤俭节约为重要美德的传教士视为性格缺陷。
当然在实际上,包括澳龙人在内的原住民还是有保存橡果长期食用的习惯的,并不是从来都学不会节俭。
至于懒惰,也同样与此有关——
原住民需要觅食的时候,便会去勤劳工作,打猎、打鱼、打草蜢、采草籽、收获橡果,这便使得他们的生活节奏随动植物的生长节奏而变化。
全社出动打草蜢、收橡果的时候,大家便一通忙碌;而有了大量的收获之后,原住民便可以享受很多天的清闲。
考虑到这两点的郑克殷将会严格控制粮食的配给,无论是运来的小米、小麦、橡果还是猎来的水产肉食,每人每餐都只能按照殖民司的规定获得,其中成年男性多一些,老人和小孩少一些。
另一个问题则已经造成了越汕部番民的痛苦——
殖民司要在鹰阳城建的工程太多,山道、城墙、房屋、码头诸如此类……尽管他们已经有意控制每人每天的工作量,但每一天都干同样的枯燥工作,是番人难以忍受的,总会有一些人尝试逃跑。
留守在鹰阳城的青丘营士兵们便要负责看管番人并捉回逃跑者,所有被捉到的人都须在公开场所打十下板子。
这个惩罚,是郑克殷有意控制的,他们要让番民通过这种生理痛苦学会遵守规则,但不能真的让他们一连几天失去劳动能力。
澳龙人是温顺的,见到别人受了惩罚,大多数人即使因苦役而感到难受,也只能咬咬牙坚持下去。
更何况殖民司已经向他们承诺了,这些工程都是会有完成的时候的,几百一千人一起建设一座小城,按理来说也用不着太多时间。
郑克殷的预期是一个月修好城墙的土坯,之后则是将切削好的石块砌在土坯之上,这一环节再用一个月完成。
这项工程总计三百人参与。
山道的开辟则定了半年的工期,最早的三个月时间先砍树、除草,做成旱道,之后三个月再针对性地给较难行走的斜坡铺上石阶,这样便已经算是大体完成了。全部铺上石板的工程则有待明年再继续。
这项工程又总计有三百人参与。
剩下的两百人则是负责建设鹰阳城内的建筑、码头、造船场。后两者建设完成之后,那一批工人就将直接转成造船工人,在殖民司船匠的领导下开始制造福船。
被俘迁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