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9章 叛逆的番子
第(2/3)页
接触的大绵部基本已经进入稳定的生活节奏,虽然磕磕绊绊,但也算是安心务农了。
至于潮青部——以及苗蠖人的柴银社——在河间地之战后被强制迁聚,融入节奏要比大绵部要慢一些,毕竟他们来得晚,此前也未与明人有充分的接触。
殖民司官吏说,来自湾东的番民面有悲凉之色,大概是还没能走出战败的阴霾;他们三社的一部分人仍在金门明人的手中,想必也是造成悲凉心情的一大原因。
神猎营和司兵举行了专门选拔,将三社里的个别人招募进来,尤其是像蔡卓谷那样有意加入司兵的番人男子不少,似乎都想为了拯救自己的同胞而抛头颅、撒热血,要与金门明人决一死战!
至于来自越汕部的番民全部是乩落社的未成年孩子,数量不多,合儒接收到他们之后便分配给愿意领走他们的明人家庭,以此加快对这些孩子的同化。
在殖民司邸的书房中,郑克殷看着官吏们写下的手札,得知殖民司对这些家庭的回访情况。
比较违背许多人直觉的是,年纪较小的孩子适应情况良好,即使才来了两三个月就已经能在语言不太通的情况下正常地生活在这些家庭之中。
而年纪较长的孩子则出现很多问题,他们中的不少人不愿听从新家长的指示,有的冷脸以对,有的不惜诤怀(争吵),更有甚者则离家出走,以至于时不时就要浪费人力将人寻回。
但也还是有三人无法寻回,领养他们的家庭都说没所谓,这样反而少了累赘。
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叛逆,就连原本过着狩猎采集生活的扶桑番人都概莫能外。
为此,郑克殷召来蔡汉襄、李茂、张万祺和谭家浪,请他们坐下来一同商议对策。
待到人齐之后,郑克殷便开门见山地说道:“收养乩落社孩子一事,目前看来效果很歹。
“蔡大人的手札也有写到,建议我们重议此举。
“当然我仔细看过回访手札,发现这些番人孩子的表现与他们的年龄有关,年纪小的基本无有问题,年纪在十岁以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