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5章 练兵:基础、思想、武艺三步…
第(2/3)页
“至于合儒明人,我们按照司长大人的吩咐,通过里总召集汉民,要求每三户都选出丁壮,我们也会检视是否健壮,这样召齐了四百二十七人,要求十日之内前往深门凼营地报到并开展防御野兽的操练。
“司长安排的二百司兵也将前往,带新兵合练。
“番民部分,是蔡汉襄大人负责征召的,游骑兵还会在晚些时阵去知会熊尸之盟五社酋长,叫他们丁壮悉数出动,跟随向导前往柴鹿塔军营。”
“好。”郑克殷对此感到满意,“那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便是在深门凼军营和柴鹿塔军营等候受征召者的报到,并在到齐之后告知真实情况并开展为期两个半月的密集操练。”
两个半月能不能练到可堪一用的确并不好说,但郑克殷的思路很清晰,对征召兵的操练关键还是在于打好基础,让他们学会军旅生活,有序地吃喝拉撒;学会听从号令,绝对服从;学会排兵列队,组织阵型。
这些事情,穿越前现代中国的军训都能做,甚至效率高点的话半个月就能练出可堪一看的正步方阵。
在此基础之上,便先是灌输思想,再是培养武艺。
为此,两个军营都会安排熟悉烈儒教那一套的文乐科人员给士卒们每夜讲古,也算是给艰苦的军旅生活的一点调剂。
尤其是柴鹿塔军营皆为番兵,郑克殷便给夜晚的活动做了更多设计:一夜讲古,一夜教《官语经》,一夜唱歌,这样每三个夜晚循环开展。
为了保证平衡,深门凼军营则还会安排说书先生给明人士兵讲些烈儒教神话以外的故事,尤其是讲讲古代行军打仗的那些经典,像三国、隋唐,必不可少;而为了激发斗志,离当下最近的明末乱世与抗清战争,必是重点。
当然,为了不让士卒们平添对刘国轩的恐惧,有其高光时刻的先王郑经西征的部分会完全避开,重点更多乃是放在国姓爷的时期,甚至秦王孙可望与晋王李定国的故事都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