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8章 新澳龙八部
第(2/3)页
一项需要各部社人员主动发言汇报、讨论的议程,也是第一项容易引起诤怀的议程。
毕竟自称和他称有别,而在接触明人以前,各“部”其实并不存在,每一社都都只知各社的名字,以及大概各个方位与地理单元的称呼,都是非常笼统的。而“部”的概念很大程度上是被明人所强化了。
毕竟蓝米道士部就是原本就围绕着金门、圭谷两地及其西侧青丘山生活的十大番社;大绵部则是以大绵社为代表的合儒平原的九大番社;湾东的被称为潮青部,青丘山及其以南的称为越汕部,再往南的三部,则都是郑克殷用穿越前的知识所起的名字。
现场的蓝米道士部番民以耶律睫丘为代表,首先提出了统一的意见:
“司长大人,我们认为,至少我们的名字应该从他们湾东人所说ㄌㄚㄇㄞㄉㄨㄕ(Ramaituš)按照我们自己的语言,改成ㄌㄚㄇㄞㄉㄝㄙ(Ramaites)。”
出乎蓝米道士部番民意料的是,郑克殷非常爽快地答应了。
毕竟改成ㄌㄚㄇㄞㄉㄝㄙ(Ramaites),大概并不用改变“蓝米道士”这个汉语音译,郑克殷暗暗笑道。
下一个比较容易决定的,是潮青部——湾东三社与熊尸之盟五社总计八社的语言代表经过讨论,认为他们最喜欢用来指他们湾东人的自称,乃是ㄌㄧㄙㄧㄚㄣ(Lisian)。
文优博解释道:“其实嘛,我们本来都无所谓的,叫我们‘东方之民’(ㄧㄚㄍㄇㄨㄧㄉㄨㄕ,yakmuituš)也好,或者像苗蠖人称呼我们的ㄋㄝㄅㄝ(nepe)也罢,我们都很明白。
“但既然司长大人有这样的指示,我们便认为ㄌㄧㄙㄧㄚㄣ(Lisian)是最合适的名字。”
从音译的角度去看,“利善”也是悦耳、吉利的好名字,郑克殷与陈梦球简单商议过后,认为此名甚善,便加以记录。
至于茶龙社是自成一部,因而出自此社的龙姓番民认为,他们就谦虚一点,不作为殖民司所认定的“部”,而是只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