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方言部的名字应当更美一些_北美洲再造中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0章 方言部的名字应当更美一些

第(1/3)页

  由于蓝米道士部番民的汉化程度程度很高,因而在大体确定了六部名字的更换事宜后,这部人又提出新的意见,那就是汉译选用的汉字大概可以更美观一点,比如——岚袂大士部。

  “岚袂”(ㄌㄚㄇㄞ,ramai)一词在北支澳龙语中意为海岸,而这两个汉字仿佛在表现山风吹拂起了衣袖,其实也颇有金门至圭谷一带的味道。

  至于后缀ㄉㄝㄙ(tes)从“道士”改为“大士”,这自然是因为岚迈大士部的番民认为番民们并非都是师公、巫公,“大士”反而更显得有文化、有道德。

  而且这样一来,他们可以和虎蒙大士部的汉名显得仿佛有呼应一样——尽管其实是不同的后缀。

  合江道士部也随之改为合江大士部。而三个汉名之中包含“大士”二字的部名,也都可以简称为岚袂部、虎蒙部与合江部。

  至于合儒部(暂定),谭家浪等已经汉化程度很高的人得到了岚迈大士部带来的灵感,给出了很好的建议:

  “我们的人其实都知道自己住在海的尽头,称为海首,那么我们何不称为‘海首部’ㄍㄚㄌㄝㄨㄌㄧ(Kaleuli)?”

  郑克殷当即表示赞同,并将其汉译为“漖寮部”,字面来看,有水有屋,仿佛鱼米之乡;而相比于滘字,作为汉字的漖字有“教”在其中,使之显得颇受教化。

  考虑到越汕部、虎蒙大士部、合江大士部、茶龙社都住在鹰阳,郑克殷也公开强调,未来这些方言部的划分,都会随着语言的更替而做出相应的改变,这样的工课要每十年就开展一次,一如编户齐民的人口普查那样。

  郑克殷没有说的预期是,到下一次或者再晚至下下次调查和更名的时候,大概鹰阳澳龙人已经自然形成了一门新的通用语。

  届时也自然不需要再保留这三个方言部的名字,而是真正可以合称为“鹰阳方言部”,或者如同漖寮部(海首部)那样以松湾为名,合称为“松湾方言部”,再或者称为更加笼统的“南部澳龙方言”。

  因此,相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