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2章 觅腾堂校长郑安良
第(2/3)页
学。
给番童安排的课业,目前包括这些:
文字课,教注音符号与汉字;
国语课,教汉语官话,有郑克殷的两册《官语经》作为教材;
族语课,教澳龙雅言,先以《官语经》为依据,待到《龙言经》编撰完成则换用《龙言经》;
宗教课,教烈儒教神话以及所有经过整理的圣贤之学,包括澳龙语版的《〈论语〉选编》以及之后会陆续编撰完成的《〈孟子〉选编》以及《〈明夷待访录〉选编》等;
武艺课,由林大江带着驻堂番兵来教孩子们,使他们能够强身健体,以待未来有能成为优秀士兵的基础;
农艺课,教熟识五谷杂粮、各种家畜和种地的各种实用知识。
这样六课齐全,高强度地教上一两年时间,估计就已经能把这些孩子汉化个七七八八。
由于郑克殷这一年随林大江习武也学得差不多了,之后郑克殷只消每日自行练习,因而这一年来一直待在一起的师徒二人分开便也没有所谓。
郑安良还建议说,“既然他们是澳龙人,或许我们可以再教点澳龙人的传统技艺?”
郑克殷思忖片刻,应道,“如果是狩猎、打鱼或者造庐仔(泥巴枝叶小屋)的那种技艺,我想大可以免了。
“如果是熟习草药、制造篮器陶器,或者是跟风俗与宗教相关的唱歌、跳舞,那么还是可以安排的。
“草药部分,可以放在农艺课中;而后面的几项可以作为课余活动,其实不太需要专门设课。”
郑安良同意了阿叔的判断。
这样一来,觅腾堂的设立与运行也有了大体的框架。对于郑安良这个小校长来说,相比于亲自教书,做好学生的心理建设是更重要的工课。
郑安良也有能力做好这一部分。
既是如此,教书的部分,最好是分别交给六位夫子与师父,郑克殷会从殖民司分配几名吏员过去。
至于生源,尽管已经确认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