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5章 双方各怀情报
第(1/3)页
澳龙语尤其是岚袂方言与闽南语的契合度令人意外地高——比如没有/f/音,有不少ua、ue之类的,塞音p\t\k以送气不送气作为对立,以及有音节尾巴的塞音来对应入声。
这便导致互相借词的时候,闽南语比官话得到更多的青睐,包括地名在内也是如此,比如圭谷就是ㄍㄨㄧㄍㄛ•(Kuiko‘),金门就是ㄍㄧㄇㄇㄨㄇ(Kimmun)。
不然按官话来的话,Jinmen的j和e,澳龙人可都是不会发的……
[注1:实际上这两个名字虽以闽南语发音为基底,但也根据明朝南京官话以及澳龙语做了调整,比如“谷”为入声字kok,而大多数入声字在澳龙语汉借词中都被安排成了单纯的促音(在注音符号中以入声符号•写出),否则澳龙人会把/k/直接念出;]
[注2:而对应官话声母m却在闽南语里以浊音b为声母的,则通常都在澳龙语中改为m,如“門”字采用mun而非bun。]
所以郑克殷特地制定《官语经》有意教导南京官话来作为通用语,对于番人来说确实还是有点难度的,他曾亲自教导过豹闪闪,算是身有体会。
相比之下,苗蠖语有两种央元音,相当于普通话/官话的si中的i /ɨ/,以及近似se中的e /ə/。
离开合儒前往会见大营的路上,郑克殷便与蔡垂第做了些交流,他相信苗蠖语和官话的契合度要比澳龙语更高,比如表示树木的词səsə,就可以直接拿“色色”来对,所差无几。
随着殖民司对海湾部苗蠖语有更多的了解和记录,郑克殷相信将其以拼音方式写下来已经有条件了。
这也是他要带上已正式就职殖民司文乐科的蔡垂第的原因。
“不过司长,我看你用于记录澳龙话的注音符号没有表达/ɨ/和/ə/这两个发音的字?”蔡垂第问道。
郑克殷说道:“其实是有的,如果你有机会见到我们如何记录汉语尤其是官话的话,就会发现。”
在路上休息的时候,郑克殷便干脆找到沙土,让蔡垂第过来看看——
“比如这个ㄉㄜ(“特”音),不就用上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