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91章 瀛洲未来的“主体民族”,仍…
第(2/3)页
的各种粮食,喝红酒、熊果酒和各种草药茶,共享相同的饮食文化……
如此之多的共同特征,将是统一嘉洲以后,瀛洲王朝君民所共享的。
再加上郑克殷一定会鼓励各族之间的通婚结合,以及在收化百番时他非常注重的交错迁聚,使新来番人住在汉人和已经汉化的熟番之中,如此一来新来番民的汉化效率其实相当之高。
而嘉洲百番给这个新的融合民族带来自己的语言、自己的神话和自己的一些独特的风俗习惯,反倒是能够增强新民族的文化丰富程度,而绝不是制造分歧与分裂!
若是有什么能更进一步地去做的,郑克殷倒是知道还是有的——
在民族主义时代,民族身份的自我认同,大于所有的被人为夸大的客观特征。比如讲德语方言的阿尔萨斯人认定自己就是“法兰西人”,这是因为他们与巴黎、里昂、马赛、南特等地的法国人有长期的共同历史,又受到国家宣传教育的熏陶。
反倒是莱茵河右岸那些语言相通的德意志胞族与他们之间缺少这样的要素,在法国拥有阿尔萨斯主权的情况下你告诉他们“你们明明是德国人”,他们只会觉得你脑子坏了。
有原世界线中这样的经典案例,郑克殷便也知道为了创造一个有明确主体地位的新民族,他可以做些什么——
烈儒教本身已经解决了一部分问题,而他要更进一步去做的,便是将汉人那悠长的历史也教授给番人。
那是瀛洲陷入“黑暗时代”时发生在神州的事,也是解释明人(汉人)为何会拥有强大的科学技术和伦理道德的关键;
再加上悠悠华夏漫长历史中有丰富、有趣的故事,郑克殷相信像楚汉、三国之类脍炙人口的故事也同样会非常吸引届时的番民,义薄云天的关羽,多智近妖、鞠躬尽瘁的诸葛亮,能够杀个七进七出的赵云,都是非常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形象符号。
而且对于汉人而言,有道是文史不分家,熟练掌握汉语的番民其实也越来越多地对汉语之中那些带有典故的成语感兴趣,项羽破釜沉舟,韩信背水一战,刘秀推心置腹,苻坚风声鹤唳……所有的这些,都会自然而然地将番民带到汉家历史之中。
随着番民对汉家历史兴趣愈发浓厚,知识也愈发丰富,那么顺理成章地,也会认为自己既然与明人(汉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