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战后的湾东如何安排_北美洲再造中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22章 战后的湾东如何安排

第(2/3)页

建了完整的北城墙和西城墙,东城墙有一部分,但远未完整。

  至于南面,自然是靠着白杨岛水道的天堑,而不必担忧番人的威胁,便也无有城墙。

  当然郑克塽出逃之后,水战惨遭大败的冯锡范回到橡阳可能会命人补建城墙,但南军的斥候认为橡阳城没有这么做。

  这大概是因为曾遂急于东出搜寻王上,冯锡范没有足够可以直接调用的人力——除非直接奴役驱使城中百姓。

  既然如此,郑克殷便向阿弟答应下来。

  现在随着战事接近尾声,郑克殷于三处军营巡查过后,也知道是时候给湾东做战后的规划了,当晚便在营帐之中独自面对桌案与火烛,展开思考。

  现在身处湾东的人非常之多,堪称热闹;而这些人的来源十分多样,绝大多数都应该会在战后各回各家。

  最主要的,自然是湾北同盟中的湄凿国苗蠖人、菩毛人、鸣实人和清湖部苗蠖人,这些人必会在战后全部回归湾北。

  湾北同盟在战争期间夺下毕临、医州二堡,蔡卓谷等人知道刘却和余金声都有意直接利用这两座堡来建起人们可以正常生活的城市,再加上现在湄凿国建于澹湃山深处谷地的下茶凼,湄凿国三大城的雏形便已经有了。

  当然湄凿国的内政发展暂时不是郑克殷要关心的。

  南军中的汉人和澳龙人士兵,理论上战后应当都要回到圭谷、合儒、鹰阳等地。

  而来自“金门五镇”的倒戈汉兵,以及在野猫溪、清岭两战中的投降者和俘虏,总计可能近两干人,郑克殷有意将他们及他们的妻儿家属迁离金门,使他们融入到殖民司治下的社会,以保他们的忠诚与安宁。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乃是让他们不再敌视番人,因而最佳的迁徙目的地郑克殷很快就可以想到:鹰阳。

  鹰阳有总计五干之多的澳龙人,汉人却仅有殖民司官吏,最多不过百余,这对于有意促成汉番相融的郑克殷而言自然不是一种良好的状态。

  而有了这近两干汉兵及他们的家人,就完全可以像合儒开天坊那样形成汉番混居格局,从而加速汉番相融!

  一方面鹰阳澳龙人有了汉人邻居,可以更轻易地学会汉语;另一方面原本敌视番人的“金门五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