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瀛洲青丘国,国号的选择_北美洲再造中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32章 瀛洲青丘国,国号的选择

第(2/3)页

也都是由开国者自行创建的国号。

  不过在明郑这儿,遵循古法是必要的,尤其是心系明朝的士人很多,这种表示法统合法传承的做法若能遵循,必能减少大量的争议。

  那么,得到大明法统传承的郑氏王朝,自然也应当以王号、公号、封地为新王朝的国号来源,其中最为合法的,当是“潮”字——

  永历帝曾封郑成功为“潮王”,郑克塽也追封郑成功为“潮武王”,追封郑经为“潮文王”。

  相比于“延平王”,“潮王”乃是一字王,其地位可比延平王要高不少。只是郑成功自己拒绝了潮王之封,后来明郑君王便仍始终只是延平郡王。

  至于延平乃是二字王,以“延平”“延”或“平”为新王朝国号是不合适的。

  那么新王朝的国号自然就需要寻找其他的根据,比如以“东宁王国”为据,认为东宁(台南)也是大明王朝给郑家的“封地”,那么新王朝便可以使用“东宁”或单字“宁”。

  “宁朝”的确是还算好听的国号,只是十年前的神州东渡之后,其实明郑已经失去了东宁,拿伪清掌管下的老地名(尽管东宁被伪清改称为“台湾府”)为国号就已经不太能令人信服了。

  而若是以“封地”为根据去寻找国号用字,扶桑辖地这一块恐怕才是最合适的根据——这里有扶桑、青丘、烟涛、嘉洲、瀛洲等一系列的名字可供使用,但前面的几个皆为二字,嘉洲被郑克殷自己定义为加利福尼亚谷地及其周边一带,范围有限,那么以这个思路所能得到的最佳用字,便是“瀛洲”或者单字“瀛”。

  最终进入郑克殷心中决赛的选项,便是“潮”和“瀛洲”,他不难从中做出选择,皆因“潮”所代表的“潮州”和东宁一样已经处在伪清的控制之下,而“潮朝”这种说法并不好听;相比之下,“瀛洲”“瀛朝”“大瀛”等说法则要好得多。

  毕竟他们不要小赢,甚至不要中赢,要的就是大赢特赢!

  而他选择“瀛洲”还有一大原因,那便是届时的禅让乃是一义帝二王汉番众民共同接过大明法统,而非明郑君王一人——这自然也是一种打压郑克塽的表态,不以郑克塽的王号“延平”或“潮”为名,说明新王朝的权力和法统实际上不需要郑克塽!

  那么,“瀛洲”成为了郑克殷的唯一选择,他与朱弘桓商议禅让之事时,便已经直接默认取用“瀛洲”为号。

  尽管新王朝的国号可以确定,但郑克殷自己将要建起的王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