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采泽堡,抵达_北美洲再造中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63章 采泽堡,抵达

第(1/3)页

  随着船队逐渐驶近玉醴河口,郑克殷也终于能够亲自看到瑞舜湾周边的自然环境。

  第一印象几乎不会有悬念:干。

  这一带的南北两岸属于半湿润至半干旱气候区,以至于不难看到草地、旱地甚至沙士,稀稀拉拉的灌木在其中生长,若是仔细去看,甚至不难见着一些狐狸、郊狼之类的动物。

  视野之中相对夺目的,南面便是句芒山的最高峰黎明峰,北边则有八云山脉的一片山岭。除此之外最吸引郑克殷注意的,自然便是抵岸河谷地上的新鄞堡与周边的农田、房屋。

  包括浙江裔和多部苗国人在内的青丘国子民已经在此做了许多的开辟工课,可以称得上是“阡陌交通、屋舍俨然”了。由于郑克殷要求“汉番混居”,而苗国人都在官府的指导下修筑汉式砖瓦屋厝,光这么看,郑克殷甚至看不出来哪些地方住的是浙江裔,哪些地方住的是哪部苗国人。

  由于有一些人家早在去年秋冬就已经迁来并种下了冬小麦,郑克殷可以看到田野之中有一些部分是金黄色的,大概已经快到可以收割的时节了。

  若是往北看、往东看,他还可以看到湾岸、河口有大量的沼泽、湿地和滩涂,尤其是经过冬雨的洗礼后,这个时阵一定是这一带最湿润的时阵了。

  并且也正如他所听闻的那样,玉醴河的河口有大量互相交叉的水道,形成了许许多多这一块那一块的沙洲,这可都是堆积了河泥的肥沃之地,日后郑克殷给每户迁来大谷地的家庭授田二甲,多半能让这些家庭成为富农!

  经过一片南岸的山岭,船队也逐渐接近采泽堡。先前来此的人们已经修筑了港口和相关设施,郑克殷便可以看到在湿地、红树林之间的一片沙士河岸边上有伸向水中的码头,岸上还有造船场,已经堆积了不少内河舟船。

  稍微往内陆一点,就在河岸(或湾岸)与南边的山线之间,一座堡垒孤独地伫立在狭长的河岸平地之上,郑克殷也收到蔡卓谷派人传来的话,知道是时候上岸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