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08章 批判前明,不必留情
第(1/3)页
回到金京王宫将宫中生活安顿下来之后,郑克殷也应陈梦球的请求,将陈梦球、洪磊二人并沈种、何士龙、徐世威、蔡济一同召入宫中议事,又邀蔡机功、沈诚、毛兴等人旁听。
侧殿之中备齐了桌椅、茶菓,这自然是身为王的郑克殷礼贤下士的表示。
郑克殷与这九人互相拱手作揖。按照他的规定,青丘王与廷臣开小会议事之时,免跪拜之礼,平等相待。
众人陆续入座,其中陈、洪二人坐于侧首,最靠近郑克殷。
郑克殷知道在场的九位臣子当中,何士龙、徐世威作为内战中的“骑墙派”尚缺少忠诚度考察,每每小规模议事时他便都要将这些人召来,也是为了展现自己对他们的器重与信任。
在朱振勲开拓北境的时阵,拉关系之事,便需要郑克殷亲自来做——他也有意晚些时阵让郑克坦来协助。
众人落座之后,郑克殷便开门见山地说道,“诸位大人,我在胡金的时阵就收到陈、洪二位大人来信,询问有关于《中华简史》的一系列编纂问题。
“在我汉家传统之中,文史不分家,对史事的讲述与论评,代表着历朝历代的不同精神与态度,这也是我会对纂史一事高度关注的缘由。
“先前由于我和诸位大人分居金京、胡金二地,仅能通过书信往来,参详不易。我既携新收番民东征归来,便也应召开这场殿议,与诸翁议一议历史之事。”
这番话显然使在场众人很是受用,他们表情或欣慰,或欣喜,徐世威更是拱手表示,实在感谢殿下的信任。
陈梦球作为在场众人中最理解郑克殷思想之人,顺着青丘王的开场白说道,“我和洪大人收到殿下回覆,不少问题得以解开,也明白殿下在历史问题当中的基本看法。
“《中华简史》重点讲述和褒扬汉、唐,既因此二朝为汉家中原王朝最盛时期,又因二朝皆有与我瀛洲青丘国契合之精神,如汉代于统一问题上选择温和平缓的策略,不似暴秦那般急切、残暴;
“又如唐代于民族问题上开放、包容,包罗万象,胸襟宽敞,气象万干。
“大王回信中也明确指出,作为与汉、唐的对比,我们应对秦、宋等朝代持有批判态度,这一点我和洪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