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再出状况_新天地男儿顶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三章 再出状况

第(2/3)页

没有关注日元对美元的价格波动,60年代末,贸易品部门快速上升的劳动生产率带来了日本贸易品部门日益提升的国际竞争力和贸易顺差。当时的经济过热和经常项目巨额顺差,证明日元确实被严重低估了。为了保持日本经济平衡发展也确实需要对日元汇率进行调整,可日本政府并没有这样做。1969年秋,日本银行仍然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同时,加快了金融自由化步伐,不断放松资本输出管制,并促进商品和劳务进口,同时放松进口商品和劳务的管制。回顾二战以来的国际货币体系演变,我们会发现美国经常性地迫使其它国家调整宏观政策,以转嫁美国进行经济调整的成本。当美国的经常账户逆差处于不可持续状态的时候,美国可以有三种调整的办法:一是劝说或迫使其他国家调整宏观政策;二是放任美元贬值;三是调整美国国内政策。对于美国政府来说,第一种政策是上策,第二种政策是中策,第三种政策的成本最高。美国在1971年-1973年,1977年-1978年均曾经有意识地利用过这种“汇率武器”。1971年,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是为“尼克松冲击”。之前,日本政府曾宣布“八点计划”以缓解日元升值压力。1972年,日本经济开始复苏,为了加快复苏进程,并为了抵消日元升值的紧缩效应,日本政府采取了扩张性的货币与财政政策,1972年日本央行将贴现率由6.25%降到4.25%,达到二战后的最低点。尽管采取了这些措施,但日元升值的压力仍很大,最终于1973年被迫实行浮动汇率。当时日本政府犯了一个致命错误,就在货币供应年增幅达到20%时,还大幅增加了预算支出。1973年初,在扩张性政策作用下,日本通货膨胀率迅速上升。在这种情况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得不紧缩,而紧缩政策使经济增长骤然降低,1974年,日本经济出现了二战后的首次负增长。1969-1972年日本政府长期实行抑止汇率浮动政策的最终结果,是引发了1973-1974年的恶性通货膨胀。日本与美国于60年代就发生了贸易摩擦,开始是由纺织品、钢铁及电视机贸易引发。到现在,贸易争端激化。日美贸易争端通过“规则”的产品出口选择来解决,但后来,日本被要求进一步开放市场,或日元升值。这就是我的赚钱机会,我也会投入2亿美金,估计不会引起日本方面的注意,我已经安排人在日本找了个代理人宫本一郎,由他负责操作外币买卖,我们这点小钱对于日美那些大财团而言只是小虾米,所以估计一年左右绝对可以翻个三四翻。也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