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逻辑的困境_盘点奥特曼十大美德,抛尸王迪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95章 逻辑的困境

第(3/3)页

第二个验证请求。"

系统再次暂停倒计时:

"请陈述。"

早田进整理着新的攻击思路:

"你刚才说,技术奇点时刻是纯粹性的参照点。"

"但技术奇点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是一个瞬间的时刻。"

"创世者从完整状态到七体分离,必然经历了一段过渡期。"

"在这个过渡期内,他们的状态是不断变化的。"

"你如何确定这个持续变化过程中的哪一个瞬间,才是'纯粹性'的参照点?"

"如果无法精确确定这个瞬间,那么你的整个判断标准就建立在一个模糊的基础上。"

"模糊的基础无法支撑绝对的判断。"

这个问题更加尖锐。

它不是挑战系统的逻辑结构,而是质疑逻辑结构的基础精度。

系统再次陷入了运算停滞。

这次停滞的时间更长。

五秒。

六秒。

七秒。

大古和未来能够感受到,整个系统的运算网络都在剧烈波动。

无数的验证程序在同时运行。

系统在调用所有可用的历史数据,试图给出精确的时间点。

但越是深入验证,越是发现这个问题的复杂性。

技术奇点确实是一个过程,而非一个点。

任何对"参照时间点"的定义,都包含着一定程度的人为选择。

而人为选择,就意味着主观性。

主观性,与纯粹逻辑相矛盾。

系统遇到了设计以来最大的逻辑困境。

系统意识的运算持续了整整十五秒。

这对它来说是前所未有的长时间停滞。

最终,它给出了回应:

"你的质疑在形式逻辑层面成立。"

"技术奇点确实是一个过程而非瞬间时刻。"

"参照点的选择包含了0.00037%的主观性。"

系统首次承认了自己的不完美。

但随即,它的逻辑链条重新收束:

"然而,0.00037%的主观性偏差在实际判断中的影响小于系统容错阈值。"

"因此不影响核心判断的有效性。"

"你的质疑被记录,但结论依然成立。"

早田进立刻发起第三次攻击:

"你提到了'容错阈值'这个概念。"

"这说明你承认系统本身存在误差范围。"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