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尘埃落定_我就是太平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三十二章 尘埃落定

第(2/3)页

比北欧熟成肉便宜多了,而且是人工制造的,中国商品一旦加上相对廉价许多的人工,基本美国的就比不过了。

  第一批合作协议是二十多条,怀石镇只有‘未来三年至少从大丽菊买进价值500万的海鲜’这一条花钱。

  发展这种事,资金都是水往低处流的,海鸥镇目前更富裕,资金就流过来了,但这种事不能只看一时,谁也没太在意这个。

  地区报纸前三页全是大版面介绍合作情况,以及海鸥镇情况,唐海的名字都出现了好几次。

  一直到了十多页,不起眼的一个角落,才写着‘怀石镇老唐育苗场为滇池提供鱼苗30吨’。

  唐海津津有味的在看着报纸,提供指的是卖,捐赠才是赠送。一公斤20元人民币,一吨2万,30吨总共就是60万。

  这两年老唐鱼塘总共投放饲料也不过是十来万,不过,中国的河流里有别的营养……

  河流氮、磷超标!特别是氮!国家农村氮肥补贴政策,导致大量农民疯狂用氮肥,相信投入越大,产量越大,实际上很多已经超过了科学比例……

  有的溶解到了地下水里,有些则是排放在河流里,这些肥料本身不被鱼类吸收,但可以催生出各种藻类。

  如今四大名鱼拯救者杨君兴老先生的治滇理念,就是海花菜、金线鱼、无齿蚌,立体式搜集水中过盛营养,滇池水系渔民只要是按照杨老先生的吩咐来做事,完全不需要投入任何饲料费,每年收益得有小十万。

  唐海家门口这一段河磷倒是不超标,但氮肥以前是超标的!毕竟附近就是国家级的油菜花基地!

  多余的氮肥催生了底泥硅藻,变成鱼类最好的食物,其实只要能做到不烂捕,大自然强力的自我调节作用就已经足够保护人类的饮水资源。

  唐海的喂食只是为了改变鱼类等级,平时老唐让人投放饲料,以及氮肥渗入河里,才是真正喂食鱼类的关键。

  之所以有这么多鱼,不是唐海投放的,而是最初唐海运用超能力制造了超级鱼饵,流到了下游……

  这条河的最下游几百里外好像是老挝?

  可怜的老挝人民,没有海区就罢了,还被唐海偷鱼,但是没办法,渔场建设需要人牺牲……

  很多捕鱼人都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