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兴亡匆匆过手_我家后门能到明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三十四章:兴亡匆匆过手

第(2/3)页



  脂粉气味退去之后,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

  孙杰的车队停在了长江边上。

  雨纷纷扬扬的下着,空气中的水分很足,黏腻的厉害。

  站在岸边上,看着长江南岸。

  当年孙杰来金陵,就是从这里渡江。

  之前南望金陵的那个小山坡还在,只是在雨水的冲刷下,比之前小了一些。

  孙问岳站在孙杰身边,不停够着看着。

  可惜,他什么都看不到。

  “当年,我就是从这里去的金陵,那个时候的金陵,还很繁华,这江面上,时不时还能看到画舫游船,江面上的脂粉腻了厚厚一层,空气带有香味。”孙杰深深吸了一口气,说道。

  “金陵,前面就是金陵吗?我要去看看,我要去看看!”

  孙问岳连连大喊,整个人兴奋不已。

  “走,带你过去看看!”孙杰大笑道。

  操江提督早就知道了孙杰要来,已经提前准备好了渡船,如今就停在岸边,等待孙杰乘坐。

  操江提督本是大明的一个官职,只要负责训练长江水师。

  孙杰接手金陵之后,这个职位保留了下来,成了巡视长江,预防洪涝灾害的官职。

  船只都是一些木船,和孙杰弄过来的铁甲舰不敢比。

  游船缓慢,站在船舷边上,看着两岸美景,也是一件幸事。

  没了那些士大夫公子哥的祸害,长江也愈发自然。

  时不时还能看到岸边背负犁铧悠闲而过的水牛与老翁,在这雨水之中,勾勒出一副绝美的画卷。

  雨婆婆娑娑,风潺潺腻腻。

  金陵城门外,百官迎接。

  除了百官之外,还有大量的老百姓。

  他们上的衣服算不上好,可脸上都带有希望的光。

  本来只是贫农,在土地兼并严重的江南,他们手中没有多少土地。

  可如今,他们家家有地。

  日子也一天一天的变好。

  “陛下万岁,陛下万岁!”

  百姓们声嘶力竭的大喊着,兴奋到无以复加。

  他们知道,他们如今的幸福生活,全都是眼前这个男人,全都是眼前这个皇帝。

  百姓们是淳朴的,谁对他们好,他们就记谁的好。

  孙杰停在城门前,看着这些百姓,怔怔的出神。

  行军打仗这么多年,为的就是百姓安康。

  孙问岳昂首挺胸的走在孙杰身后,脸上满是自豪。

  短短的一截路,孙杰走了好久才进入城中。

  热情的百姓们,用最真挚的感情,诉说着心中感谢。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如今,才算是真正实现。

  金陵城略显破败,城中的皇宫也落败的不成样子。

  存在了好几百年,几乎不怎么维护,自然敌不过岁月的侵蚀。

  站在皇宫门前,看着那驳杂的朱门上被铜锈侵蚀的铜钉,孙杰连连感慨:

  “当年朱元璋建立大明,至今已有两百余年,王图霸业,江山画卷,最终成了飞烟。”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

  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分球。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站在孙杰身后的孙问岳没来由的念叨着。

  孙杰一脸惊奇的看向他:“这首词谁教给你的?”

  孙问岳道:“这是我从一本书上看到的,当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现在看到这破旧的皇宫以及爹爹说的那些话,忽然就想到这首词。”

  “牢牢记住这首词,等以后,你会有不同的想法!”孙杰说道。

  天色渐晚,皇宫无法住人,自从朱慈烺离去之后,这里就成了荒地。

  宫中长满了野草,时不时还有野狐跑过。

  金銮殿前面的砖瓦之中,杂草在缝隙之中顽强的生长。

  想当年,朱元璋在这里接受文武百官的拜见,那等场面,何其壮观?

  如今,成了一片荒草地。

  也不知道,朱元璋当年是否想过这件事,是否会料到,有朝一日,这里会荒芜下来。

  穿过在这荒芜的野地,孙杰走进了金銮殿。

  孙玲拦着孙问岳站在外面,不让进去。

  “这大殿就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