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六章:吴有性的北上想法_我家后门能到明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两百四十六章:吴有性的北上想法

第(2/3)页

碾子。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药味,蔓延出去很远。

  吴有性停在家门口,静静的看着自己的儿子。

  他的儿子一时之间没有发现他,低着头,很认真的炮制药材。

  良久之后,他来到了自己儿子面前。

  “行了,不用再搞这些东西。过几天跟着我出去一趟,去一趟北方!”

  他看着自己的儿子,开口说道。

  吴有性的儿子吴养浩抬起头,一脸疑惑的看着自己的父亲。

  “父亲,去北方?去北方哪里?”吴养浩问道。

  吴养浩还以为吴有性说的北方,是吴县北方或者是苏州府的北方。

  毕竟,如今的北方也只剩下长江以南,苏州以北了。

  “跟着我过一趟长江,去一趟北平府吧,那边现在正闹瘟疫,身为医者,我们应当以天下之民为本!”

  吴有性说出了自己的决定。

  这句话倒是把他的儿子惊了一大跳。

  吴养浩急忙放下手中的工作,急忙问道:“爹,北平府那边如今是孙贼的地盘,咱们这些人要是过去,还能有活路吗?

  咱们的口音可改变不了,要是被那些人听到了,能不能饶咱们一命都很难说。

  再说了,北平府和咱们有什么关系?现在那里又不是大明的地界,那里的人或死或活,咱们也管不到啊!”

  “你这个混账东西,你说的这都是些什么狗屁话!”

  吴有性一脸怒气,破口大骂:“作为一个郎中,最重要的就是有兼计天下的心思,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此事就这么定了,要是你在胡言乱语,以后别叫我爹了!”

  甩下几句话,吴有性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家门。

  虽然不是那些士绅读书人,但吴有性的家境也为富裕。

  祖上也有当过大官的,只是最近这么多年逐渐的落没了,也没有再中过进士,家底子在这摆着。

  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

  老大就是吴养浩,现在也二十多岁了。

  回到家,把这件事情给他的结发妻子说了。

  他的妻子也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所以也没有过多的阻拦。

  说了一些叮嘱的话,随后系着围裙进了厨房。

  连续好几天都在忙,为吴有性准备路上的干粮。

  不过是一些烙干的饭团,又或者是一些咸菜。

  这大冷寒天里,也仅有这些东西了。

  三天后的清晨,吴有性带着吴养浩,以及这几天招募而来的随从,踏上了道路。

  离别时,他的妻子不停的说着离别之语。

  如今不同以往,大明北方,谁也不知道那边是个什么情况。

  这一去很有可能再也回不来了,在交通不发达以及通信艰难的古代,离别是一件让人很痛苦的事情。

  他披星戴月,有几分李时珍的坚韧。

  跨过长江,越过平原,坚定不移地朝着北平府而去。

  ……

  北平府皇宫外面的军营,被那个老中医张润德,分成了几个区域。

  轻症区,重症区,濒死区,以及尸体存放区。

  每个区域之间都用高墙阻隔,禁止任何人随意进出。

  按照病情的轻重缓急进行分类,这是孙杰之前提出来的理论。

  很早之前,孙杰从现代购买了大量医书,同时将这些医书交给了大秦医学院。

  他现在所做的很多事情,都是根据孙杰采买的那些医书上来的。

  空气当中的消毒水味越来越浓重,幸亏现在是冬天,如果在夏季的话,恐怕已经站不住人了。

  再有两天就是新年,北平府完全没有任何过年的气象。

  在轻症区的一个病房当中,张润德坐在一个少年旁边。

  身上穿着孙杰从现代采买过来的防疫服,就像是一个白熊一样。

  病房当中的这些病人已经习惯了这样,并没有惊讶,或者惊叫。

  看着躺在床上的少年,他说了几句安慰的话。

  然后又从身后的药箱当中取出一支体温计,夹在了少年的腋下。

  少年不知道这是干什么,只知道自己有活路了。

  那浑浊的眼睛当中,满是对生的渴望。

  在他很小的时候,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