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六章:孙承宗的诡计_我家后门能到明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两百五十六章:孙承宗的诡计

第(3/3)页

小的四合院。

  在寸土寸金的长安,已经够可以了。

  他坐在院中的葡萄藤架子下,拿着大秦日报,看着上面的时政要闻。

  虽说已经不是皇帝了,可还是关心时政,自从大秦日报出来之后,便每日订阅。

  王承恩和曹化淳在旁边忙碌,如今只剩下这两个忠心太监。

  周氏看着在院子里玩耍的孩子,目光时不时放在了崇祯的身上。

  太阳来到了正空,马上就是饭点。

  周氏系上围裙,就准备去厨房做饭。

  这年头,皇后娘娘也得做饭。

  崇祯放下手中的报纸,叫住了周氏:

  “今天去秦香楼吃吧,顺便听听市井上有什么消息!”

  周氏没有拒绝,应了崇祯。

  一大家子换好衣服,和普通人一样走出了大门。

  事已至此,也只能这样。好歹留了一条命,好歹也算是活着。

  站在门口的卫兵,直接跟了上去。

  孙承宗坐在路对面的一个馄饨摊前,老眼昏花的他一眼就认出了崇祯,霎时间老泪纵横。

  嘴巴颤颤巍巍,当下就想喊皇帝。

  可又看到了崇祯身后的那几个卫兵,连忙止住声音。

  崇祯没有看到他,从他面前经过,朝着秦香楼而去。

  孙承宗急急忙忙结了账,带着人跟在了后面不远处。

  正是饭点,秦香楼人声鼎沸,崇祯在大厅中找了一个位子坐下。

  孙承宗选择了旁边距离崇祯较近的位置,不过那里有人,花了钱换下。

  对于食客来说,这感情好啊,腾了桌子就能赚钱,值当。

  孙承宗不敢直视,只好背对着崇祯。

  崇祯没有发现他,自顾自的点了一壶茶以及一些招牌菜。

  吃饭是一个目的,还有打听市井消息的目的。

  作为长安城最大的酒楼,秦香楼人往人来,是打听市井消息最好的地方。

  茶水上了上来,崇祯轻品,细听周围言语。

  不知不觉间,落在了孙承宗的身上。

  眉头皱起,觉得似乎在哪里见过。

  想了半天,依旧毫无头绪,只能抛之脑后。

  站在一旁的曹化淳倒是有几分头绪,他不动声色的朝孙承宗走去,在人群密集处悄咪咪的回头看了一眼。

  当下便心惊,一下子就认出了孙承宗。

  作为一个太监,记住那些当朝大官是本分。

  而孙承宗又是帝师,地位超然,曹化淳自然认识。

  即便现在孙承宗苍老很多,依旧瞒不过曹化淳的眼睛。

  他回到崇祯旁边,悄咪咪的说出了孙承宗的身份。

  崇祯端着茶杯的手一抖,茶水尽洒落。

  “怎么是他?他来干什么?难道……”

  一瞬间,心里想到了很多。

  看向身旁的老婆孩子,崇祯牙齿一咬,又急忙站起,毫不顾及疑惑的周氏,便带着他们走了出去。

  同时让曹化淳留在这里,把点的饭带回去。

  孙承宗还是看到了走出去的崇祯,不过,心里有些纳闷。

  怎么这么快就出去了?饭还没吃呢!

  回头看了一眼,正好和后面的曹化淳对视,一下子就认了出来。

  皱起了眉头,不动声色的朝曹化淳走去。

  “你是曹公公?”

  两人擦身而过之际,孙承宗的声音飘进了曹化淳的耳朵中。

  曹化淳捂住嘴巴,装作咳嗽,趁机道:“有人盯着咱们,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

  跟着崇祯出来的卫兵,还有一个就在大厅中。

  孙承宗闻言,心中一紧,趁机转身,回到了刚才的地方。

  吃饭的人越来越多,闲杂人等也越来越多。

  曹化淳寻了个机会,拉着孙承宗趁机跑了。

  一路跑到秦香楼隔壁的小巷子,这才松了一口气。

  “你是孙阁老吧?怎么还活着?”曹化淳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

  他俩以为自己躲过了卫兵的监视,殊不知那只是明哨。

  巷子中间的一个门房里面,一个闲汉缩在里面。

  孙承宗看了看四周,见没有什么人后,忙道:“我难道就不能活着?长话短说吧,我来这里最主要的目的就是……”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