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逆王敢尔!_我家后门能到明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七章:逆王敢尔!

第(2/3)页



  秦王的宴席,说起来是宴席,但简陋的都比不上村子里的流水席。

  几碟寡淡的野菜,一小碗面条,就没了。

  孙传庭以前来秦王府打过秋风,这次秦王以为还是如此,便在孙传庭面前装穷。

  席间,秦王朱存枢端着粗瓷大碗,将里面的面条不停的往嘴里扒拉,装作很好吃的样子。

  尽管难以下咽,但为了自己的钱,还是忍了。

  吃饭的时候,甚至还故意将自己袖子上面的补丁露出来,以示自己贫穷。

  甚至还不停的哭穷,不停的惆怅叹息。

  看着这个样子的朱存枢,孙传庭摇了摇头,端起面前的碗,静静的吃着里面寡淡的面条。

  席间,时不时出言试探。

  可朱存枢什么都不知道,试探了半天,硬是啥都没试出来。

  此番模样,让孙传庭心中已经有了决断。

  ......

  几天之后,一封八百里加急,从西安府出发,朝着京城而去。

  军报上署着孙传庭、罗尚文,以及军中将官的姓名。

  又是一个深夜,崇祯坐在暖阁中喝着秦糖莲子粥。

  这甜蜜的味道,是他灰败的生活中,唯一的乐趣了。

  外面响起了脚步声,急促且密集。

  曹化淳推门而进,尚未来到崇祯面前,便急呼:“皇爷,出大事了,陕西八百里加急,军情紧急!”

  八百里加急也分类型,有捷报,有军报,也有急报。

  伺候崇祯这么多年,经手的八百里加急不少,自然能看出这份八百里加急的性质。

  连忙将手中的粥喝光,把碗放到地上,看向曹化淳。

  “速速拿来!”急忙催促。

  曹化淳将手中的急报放在了崇祯面前的桌子上。

  这是一个用火漆封口的竹筒,检查了封装之后,匆忙打开。

  里面有三四张卷成筒装的纸张,急忙取出,平铺在桌子上。

  “秦王一脉似有反意!”

  第一张纸上面只有这句话,用特大字号标出。

  “嘶!”

  崇祯倒吸一口冷气,脸色瞬间冷了下来。

  将这张纸放在旁边,急忙看其他的纸张。

  当所有的纸张看完后,愤怒的崇祯将刚刚喝完粥的碗,狠狠摔在了地上。

  “嘭!”

  碎瓷片到处纷飞,四分五裂。

  旁边的那些值守太监们急忙跪在地上,生怕引火烧身。

  “呵呵呵,真是朕的好藩王,真是大明的好秦王!

  只道是流贼作祟,万万没想到今天竟然出了家贼!

  逆王敢尔,竟生出此番祸心,该杀,该诛!”

  崇祯的脸上满是狠厉,身子忍不住颤抖。

  背刺,要是崇祯知道这个词的话,肯定会在第一时间喊出来。

  桌上的灯台不合时宜的暗了下去,许是蜡烛即将燃尽。

  崇祯阴沉着脸,坐在书桌后,胸口不断的起伏,粗气声不断。

  陷入了沉默之中,就像是暴风雨前的宁静一样,不知道将会怎么爆发。

  曹化淳恭顺的站在旁边,一时间也不敢劝说。

  处于暴怒之中的崇祯,就像是狠辣的猛虎一般。

  白色的灯罩,被残存的烛光映成暗红色。

  照在崇祯的脸上,成了狰狞的色彩。

  暖阁之中,除了他的粗气声之外,再也没有其他。

  “啪!”

  一把抓起桌子上的玉镇纸,狠狠的摔在了地上。

  珍贵的玉镇纸四分五裂,只剩下一把渣子。

  崇祯勤俭节约,如今世道丧乱,身上的衣服也是缝了又缝,平时哪里会这样?

  只不过是盛怒之下,无法控制自己的脾气罢了。

  “让杨嗣昌过来,速速过来!”崇祯看向曹化淳,几乎是吼出来的。

  哪里敢迟疑?飞一般的跑了出去。

  黑夜之中,一辆马车出了宫,吱吱呀呀的朝着远处前行。

  须臾后,杨嗣昌进入了暖阁。

  看着眼前的场景,面皮抽了抽,其他的心思全部收起,弓着腰走到崇祯面前,不敢直视。

  暖阁之中的地上,满是各种纸片和碎片。

  曹化淳出去后,崇祯越想越气,便将桌子上的奏折全都推到了地上。

  “好好看看,如今该如何!”

  崇祯坐在书桌后,脸色阴沉的可怕。

  将军报交给了曹化淳,曹化淳急忙递给了杨嗣昌。

  杨嗣昌看着手中的军报,心惊肉跳,额头上的冷汗不断的往下流。

  “如何看待?”

  崇祯逼问。

  杨嗣昌抹了一把冷汗,道:“秦王一脉于陕西已有两百余年,几乎同等于我朝年岁。

  发展至今,已是庞然大物,势力盘根错节,要是秦藩有反意,恐怕整个陕西将会彻底糜烂,局势进一步颓丧。

  流贼之祸,不过癣疥之疾,可藩王作乱,却是断根的祸事。

  正德安化王之乱和宁王之乱,使得国库空虚,一直到嘉靖中期才看看恢复,若是真的如此,后果不堪设想!”

  虽然人品不怎么样,但基本的战略眼光还是有的。

  “说下去!”崇祯的语气更冷了。

  暗暗咽了一口唾沫,声音又低了几分,“陛下,如今陕西流贼肃清,各大贼酋也以平定,要是陕西再起战事,恐怕投降的那些贼酋会再次兴兵造反。

  万一两者狼狈为奸,其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