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晋商的红眼病_我家后门能到明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二章:晋商的红眼病

第(1/3)页

  随着手中的基本盘越扩越大,很多弊端也开始显现。

  人手不足,是目前最大的问题。

  这里的人手,并不是指普通的老百姓或者士兵。

  这些人并不缺,来历广泛,有秦商输血,自然不用害怕。

  手中那些能写会算,有本事,有能力的文人缺口很大。

  文武两道,缺一不可。

  这个时代的文人有很多臭毛病,但不可否认,很多事情都离不开他们。

  文书发放,事务总结,人员编制,安排推广,等等事项都需要文人。

  手中的人数少,王笔他们也能够应付过来。

  现在人数多了,就有些不太够用。

  之前,从蜜糖阁调了一批账房过来。

  可他们总归只是普通账房,让他们算算账倒也行,如果涉及到的事物太过宽深,就有些吃力。

  如今城中,各项事物有些捉襟见肘。

  这就是文人数量太少的毛病。

  再说了,以后的学堂,乃至军校,  都需要大量文人。

  西安府是西北地区最大的城池,理论上讲,  也是西北地区文人士绅数量最多的地方。

  那些穷酸秀才数量很多,  有本事的文人也不少。

  但如今西安府城中的那些文人,  能不能看上孙杰都两说。

  臭丘八,臭丘八,  从宋朝开始,文贵武贱,持续这么长的时间,  想要在短时间之内改变,谈何容易?

  西安府城中的那些寻常举人,目前就别想了。

  也不是没有一丁点的办法,  秦商可不仅仅只是普通商人。

  这是绅商一体的商帮,很多人自己本来就有功名,比如那个杨临,  他就有举人功名。

  孙杰的老丈人,  也是举人出身。

  尽管没有考上进士,  但学问以及能力都非常出众。

  像这样的举人,秦商当中还有很多。

  征调他们,  也不是没有那个可能。

  不过,这种事,  孙杰要亲自前往。

  从这里到西安府的路平整许多,  这些路有一部分是那些俘虏修建的,  还有一部分是当初从西安府那里弄过来的难民修建的。

  那个时候也不是农忙之时,种地收获不在时节,所以以工代赈,  发动这些难民修建道路。

  修建的道路并不多,  主要集中在山涧土垣之中。

  西安府城外有官道,虽然残破,  也要比山涧土垣的那些道路好很多。

  马车行驶在西安府城外面的官道上,  没有提前打招呼,  孙初文他们并不知道。

  马车直接停在了孙初文的家门前,门口那些忙活的门房,  一下子就认出了孙杰。

  急忙往里面跑去,  步履匆匆。

  孙杰走下马车,刚刚来到房门,  孙初文便从里面走了出来。

  按理来说,  姑爷登门拜访,老丈人不用如此对待。

  可孙杰是谁?这是位财神爷,  也是他们秦商的武力保障。

  说一句难听的话,孙杰在一天,西安府这个地界上,乃至整个陕西地界,秦商翻不了船。

  孙初文一脸兴奋,那叫一个热情,“哎呀,怎么不提前说一声?”

  “只是临时起意,直接就来了。”孙杰打着哈哈,走了进去。

  两人坐在后厅里,两杯茶下肚,话说开了。

  “如今,你那里有好几万人了吧?!”

  孙初文笑眯眯的看着孙杰。

  驻地那些百姓有很多都是秦商送过去的,孙初文心里也有一定的概念。

  “是啊,现在人很多,差不多有八万多人。如今人一多,有些事儿就很麻烦。

  这次回西安府,就是为了招揽人手。那么多的人,想要彻底管过来,目前还有些困难!

  我手中没有什么文人,满打满算,王笔算半个。目前堪堪够用,如果长久来看,却万万不够!”

  老丈人坐在自己面前,加上之前发生的那些事,利益早就交织成一体,也不需要拐弯抹角。

  孙初文眼睛一下子就亮了,炯炯有光,  道:“那就是说,  这次回来是想要招揽文人?!”

  孙初文也是文人,屁股或多或少会往文人这边歪一些。

  现在一听孙杰要招揽文人,自然会开心一些。

  某种程度上来讲,一旦开始招揽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