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演戏,诓骗_我家后门能到明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九章:演戏,诓骗

第(1/3)页

    宁完我,一个和范文程齐名的汉奸。

  是皇太极的左膀右臂之一,为皇太极出谋划策,深受其看重。

  本来应该在辽东的他,如今却出现在西安府城外。

  几个晋商人员跟在他身后,除了他们之外,还有十几个随从。

  他从来没有来过西安府,这是第一次来。

  “李白斗酒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重城雄关,盛唐气象便于此兴起!”

  看着眼前的城池,宁完我一脸感慨。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大清兵马才能进驻这座城池。”

  最后这句话声音很小。

  毕竟是大明境内,小心一些总没有错。

  进了城,走在城中的路上。

  “倒是不如盛京城繁华!”

  摇了摇头,不由自主的多了不少鄙夷。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果然都做了土!”叹息一声,往晋商会馆走去。

  “这西安府,哪里比得上盛京城?”

  身后的一个随从,一脸谄媚的说道。

  在他们这些汉奸眼中,别说是西安府城了,哪怕京城,哪怕金陵,哪怕烟花十里的扬州、杭州,都不如盛京城。

  卑贱,从骨子里生出,哪里还能直起腰板?

  住在了晋商会馆里,里面的管事就像是伺候祖宗一样伺候他。

  皇太极身边的大红人,  这些弯脊梁磕头虫,  如何不会伺候?

  本来范永斗他们也要跟着一起过来,  可被宁完我拒绝了。

  知道不少晋商和秦商之间的恩怨,要是晋商主事人全都过来,难免让人生疑。

  这事知道的越少越好,越少越能成功。

  短暂的休息了一天,第二天一大早,便去找鲍承先。

  鲍承先和他有旧,他是鲍承先的提携人,按理说,他到了西安府城,鲍承先应该知道。

  让人疑惑的是,这家伙就好像凭空消失了一样,压根没出现。

  当时来西安府急,路上没想那么多。

  现在安定下来,却觉得诡异。

  在城中找了三四天,依旧没有鲍承先的身影。

  到处打听,依然白费工夫,城中没有鲍承先的痕迹,什么都没留下来,就好像这人从人间蒸发了一样。

  问了晋商,  他们也不清楚。

  稳妥起见,  这时宁完我应该先暂且放弃,把此事禀报给皇太极。

  可这里并不是辽东,一来一回,浪费时间不说,还会耽搁事情。

  再说了,皇太极把他扔到陕西来,不就是看重他那出彩的本事吗?

  如果事情办不好,把难事往辽东扔,皇太极要他有什么用?

  短暂的定了定神,将要办的事情梳理了一遍。

  不是没有鲍承先就做不成事,当务之急,以招降孙杰为主。

  把手下全都撒了出去,在西安府调查孙杰。

  调查结果和鲍承先的差不多。

  事已至此,犯了和鲍承先一样的毛病。

  这也不能怪他们,按照这个时代的想法、理解来看。

  孙杰既然和大明关系很差,那就代表他有两条路要走。

  一是起兵造反,二是找个强有力的靠山。

  孙杰没有起兵造反的迹象,那就代表,很有可能要走第二条路。

  就算不走第二条路,但也可以保证,他和大明肯定有仇,肯定不对付。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兵法有云:远交近攻。

  带着这样的想法,他便想着接触孙杰。

  城外的那个破庙里,鲍承先的尸骨已经发白。

  空洞洞的眼窝正在看着他,等着他来作陪。

  ……

  宁完我很果断,没像鲍承先那样小心翼翼的试探和犹豫。

  直接让晋商联系了孙初文,让孙初文帮着引荐孙杰。

  这里面有鲍承先那封“催命信”的功劳,也有他胆大妄为自以为是的功劳,还有他对局势误判的功劳。

  站在上帝视角,很多问题迎刃而解,很多想法一清二楚。

  当局者迷,处在宁完我的视角,这样做并无不可。

  晋商和秦商不和,可面对宁完我时,甚是恭顺,按照他的想法去做。

  秦香楼中摆宴,宴请孙初文。

  至于其他秦商,却没有这么好的待遇。

  就是看重孙初文是孙杰老丈人的身份。

  如今西安府城尽入秦商之手,晋商宴请,虽然诡异,但不至于怕了他们。

  上了席才知道,原来目的另有他人。

  宁完我没有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