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东风夜放花千树_我家后门能到明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一章:东风夜放花千树

第(2/3)页

门口留下一串脚印,孙杰走进了衙门前院。

  雪被人扫过,堆积在院子里的树木下。

  耳边传来道道粗喝声,还有破空声。

  孙杰循声而去,看到了后院当中正在练剑的孙传庭。

  伺候在孙传庭旁边的一个随从看到了孙杰,急忙迎了过来。

  不待随从过来,孙杰那爽朗的笑声便响了起来。

  “哈哈哈,没想到孙大人还有一身好本领啊!”

  孙杰哈哈大笑着说道。

  孙传庭收起手中的长剑,看到了孙杰。

  脸色舒缓了一些,走了过来。

  “孙将军今天怎么有时间过来?!”孙传庭问道。

  “确实有些事情,只是没想到,孙大人竟然有这身本事,想想也是,孙大人能马上领兵,自然是有本事的,倒是我小瞧了孙大人!”孙杰语气平缓,脸色缓和。

  孙传庭把手中的长剑交给随从,说道:“当年在振武卫,练得一些拳脚功夫,祖上本是振武卫的军户,后来从文,但底子还在!

  外面冷,屋里说吧!”

  孙传庭带着孙杰走进了书房。

  让人弄来了火盆,温度上升了几分。

  坐定后,孙传庭问道:“不知孙将军今日前来,所谓何事?!”

  “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想问问,陕西的户籍黄册以及鱼鳞册还在否?!”

  孙杰说出了来意。

  “在倒是在,可大部分户籍黄册年限已久,早已经不准确,还有缺失的部分。

  尤其是陕北和陕南之地,户籍缺失严重。

  陕北是延绥镇军镇之地,是军管之地,户籍不在这里。至于陕南,多山,地势崎岖,户籍黄册和鱼鳞册只是一个大概,详细的东西,在当地衙门。

  最多最详细也就是关中这一片地方!”孙传庭说道。

  “关中就关中的吧,在的话,我复制一份,有用!”孙杰说道。

  孙传庭想都没想就同意了。

  这些东西是一省之地的重中之重,可此时却没有任何疑虑。

  “这样吧,现在就带人去取吧!”

  孙传庭走了出去,招呼着人,就往外面走去。

  没多久,来到了一个有年头的库房中。

  空气中有很重的灰尘味道,孙杰连打了好几个喷嚏。

  这库房不大不小,一排排木架子把里面的空间占满。

  木架子上挂着木牌子,上面写着西安府下辖州县的名字。

  有些木牌年头很久了,上面的字迹都看不清了。

  “这些户籍和鱼鳞册,本是收税时的凭证。但从万历新政之后,几乎没再怎么动过,很多东西,都是万历年间的数据,不一定准确!”孙传庭指着眼前的这些户籍,说道。

  万历新政,张居正改革,一条鞭法推行,这是全国范围内,最后一次清丈土地,也是最后一次人口普查。

  从那以后,明朝再也没有过这种程度和规模的普查了。

  这里面的户籍,基本上全都是自耕农的户籍。

  至于那些有功名的老爷们,没在这里。

  连带着那些老爷们下面的投献之民,也没在这里。

  明末的人口数量很诡异,史书记载,大概在五千万到六千万之间。

  但真实的人口数量,肯定不止这些。

  要知道,皇族宗室,地主举人,他们都是不用上税的,户籍也不会统计到户部,会单独罗列出来。

  至于依附于他们的佃户或者家生子,都是没有户籍的黑户。

  这些人,当然不在朝廷的记录范围内。

  要是把这些人都算上,肯定比五六千万多上不少,最少也在一亿以上。

  有很多人说,清朝雍正乾隆年间人口暴增,是明末的数倍以上,这全都是大清的功劳。

  人口是暴增没错,可功劳真的和他们的“良政”有关吗?

  雍正搞出来官绅一体纳粮,摊丁入亩。

  所谓的摊丁入亩,就是把固定下来的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不再以人为对象征收丁税。

  在此之前,各朝各代实行的是人头税,家中人口越多,税就越多,这样一来,百姓们为了少缴税,想尽各种办法隐匿人口。

  明末也正是因为隐匿的人口多了,才会给人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