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收编延绥镇_我家后门能到明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三章:收编延绥镇

第(2/3)页

底的占下来。

  我看见,我征服,我占领。

  这是孙杰的基本准则,更何况,汉朝时,金山便是领土。

  此番,不过故土新复!

  开采金矿的人,孙杰已经想好了,就是那些鞑子。

  这世界本就这样,强者,就有奴役弱者的权利。

  在丛林法则盛行的明朝,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拿下这个地方,便可向南进攻亦力把里。

  时机成熟之后,收复亦力把里,再向西进军,拿下失去千年的安西,重现大唐荣光。

  这是一个地理位置极度重要的地方,不得不拿下。

  除此之外,搂草打兔子,再把失去百年的河套平原拿下。

  卢象升的脸上多了不少兴奋,只是持续的时间很短。

  “北击鞑子可不简单啊,土木堡之败后,官军很少大规模北上,已经有很多年没北上了,会不会有些冲动?!”

  卢象升一脸担心的看着孙杰。

  孙传庭也是这幅样子,毕竟,大明军事疲敝已经很多年了。

  孙杰语气平缓的道:“我军兵锋之盛,远非他军可比也!”

  一句话说的两人哑口无言,事实就是如此。

  几人又说了一些其他的话,太阳也来到了正中间。

  孙杰送走了两人,便去了孙初文那里。

  带了一些礼物,做了一些安排,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大年初二,天地还是一如既往的寒冷。

  孙杰把录取的人名单公布了出去,同时开始面试。

  录取的人一下子全都涌进了孙杰住处,在前厅中三三两两的说着闲话。

  孙杰坐在书房中,看着坐在自己面前的寇礼,问道:“你如何看待永乐年间的下西洋一事?!”

  表面上是下西洋的问题,实则在问如何看待对外扩张。

  下西洋可是大明立国以来的一大壮举,只是备受争议。

  寇礼没有急着回答,静静的思考着孙杰这个问题的目的。

  最为这次笔试的第一名,他有着非常独特的见解。

  他不认为孙杰只是询问这事。

  差不多一刻钟后,寇礼说道:“三宝太监下西洋之事,乃是永乐年间的盛事,和北击草原,《永乐大典》并称永乐年间的三大事。

  下西洋宣威海外,使我朝万国来贡,一时昌盛景象。”

  因为不知道孙杰的真实目的,所以小心翼翼的说着,一直盯着孙杰的脸色,准备时刻改变言论。

  只是,孙杰脸上毫无表情,根本看不到任何方向。

  说着说着,寇礼停了下来。

  深呼一口气,调整了一下心态。

  既然这般畏手畏脚,还不如直接放开心思,一直这样憋憋屈屈,反而不美。

  想到这里,寇礼的声音大了几分,他说道:“有人说,下西洋靡费繁多,可在我看来,其实不然。

  成祖皇帝是仅此于太祖高皇帝的英明皇帝,不可能做赔本的买卖,反观我朝历代皇帝,爱钱,乃是天性。

  若真的无利可图,岂会靡费千里?至于寻找建文皇帝,即便他没死,可能刚开始有这样的想法,但后来绝对没有了。

  宣德年间,英宗皇帝还组织船队下西洋,只是后来被叫停了。

  在下以为,下西洋绝对有利可图,只是这个利,和当朝官员无关。”

  孙杰的眼睛亮了几分,说道:“接着说下去!”

  看着孙杰这个样子,寇礼来了信心,顺着刚才的想法说了下去,“在下家里也有商事,虽然不精,但也明白一个道理,世上没有无利起早的事。

  永乐年间下西洋,还能拿寻找建文皇帝的幌子来说道,但宣德年间肯定不可能。历经永乐,洪熙,宣德三朝,建文皇帝即便还活着,也没什么用处,要是用寻找建文皇帝来作为幌子,在下以为,实在大可不必。

  以在下对江南那些士绅的了解来看,恐怕是眼热皇家赚钱,然后用祖制来搪塞。要知道,自从海禁开始后,沿海之地走私蔚然成风,谁不知道海贸赚钱啊。”

  洋洋洒洒一大段话,不像这个时代的文人那般拽文拽圣人言,说的很有条例,对钱财很敏感,倒是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不过,受限于这个时代的局限,说的这些话还是有一些局限性。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