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京城暴动,以死相谏_我家后门能到明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六章:京城暴动,以死相谏

第(1/3)页

  “噔噔噔!”

  御书房外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曹化淳满头冷汗,急匆匆的往前面赶。

  他的脸上满是惊恐,从来没有这样害怕过。

  “祸事了,祸事了,这次祸事了!”

  嘴里不断的念叨着,惶恐在脸上蔓延。

  三步并做两步,  推开御书房的门,冲了进去。

  嘴里的声音更大了:

  “陛下,金陵八百里加急!”

  正在批阅奏折的崇祯抬起头看向曹化淳,有些疑惑。

  “金陵?八百里加急?!”

  八百里加急金陵那边可不常见,除了嘉靖年间倭寇冲到城门下的那次,也没再有过什么八百里加急了。

  怎么突然之间就有八百里加急了?

  难道倭寇又兴起了。

  崇祯胡思乱想的接过八百里加急。

  翻开第一页,  一行硕大的字迹出现在上面。

  “陕西总兵孙杰意图谋反!”

  这一行字被加大,  着墨甚多。

  “噗通!”

  崇祯的内心抖了一下,手中的八百里加急差点没拿稳落在书桌上。

  屏住呼吸,急忙往下面看去。

  八百里加急上,将孙杰在金陵做的那些事描述了一遍。

  文人的描述,可不是简单的描述,而是煽风点火、添油加醋般的描述。

  将孙杰描绘成一个凶恶之徒,描绘成一个安禄山般的人物。

  甚至还说“金陵乃龙兴之地,亦是六朝古都”等等之类的话语。

  八百里加急上面的字迹化作一个个士兵,挥舞着兵刀,在金陵掀起一场又一场的杀戮。

  崇祯看着上面的字迹,几乎无法呼吸。

  孙杰在金陵做的那些事情,很难瞒住。

  作为江南的头号大城,想要隐瞒,实在艰难。

  “呼呼呼!”

  许久之后,崇祯连连大吸几口气,冷汗出了一身。

  书桌上的蜡烛静静的燃烧着,烛油顺着蜡烛流淌,昏黄的灯光映在崇祯的脸上,  崇祯坐立不安,面色惊恐。

  “怎会如此?”

  崇祯心中害怕不已。

  刚刚收拾掉建奴和流贼,这天下好不容易变得好一些,要是孙杰真的造反,那对如今的局势,几乎是颠覆性的。

  崇祯的中兴之梦,将会彻底破灭。

  他也知道,要是孙杰造反,将会造成多大的灾难。

  额头上的冷汗不断翻涌,身体如同筛糠一样抖动。

  “噼啪!”

  天上忽的闪过一道闪电,照亮了崇祯的脸。

  惨白,毫无血色。

  他在书房中来来回回的走着,大脑飞速旋转。

  屋外又起了大风,呼呼作响,遮天蔽日。

  瞬间将房门吹开。

  倒灌进来的风极具破坏力,将桌子上的那些奏折吹的到处都是。

  曹化淳连忙将房门关上,带着人收拾散落在地上的奏折。

  屋檐下的红灯笼,被风吹得哗啦哗啦作响,几欲四裂。

  崇祯胸口发闷。

  外面的闪电愈加频繁,  山雨欲来风满楼!

  忽然,一道亮光从崇祯的心头闪过。

  紧张而烦闷的心,  忽然消散不少。

  “不对,  孙杰要是造反,为何不在陕西老巢造反?反而要跑到千里之外的金陵?

  金陵是什么地方?那是江南士绅的繁华之地,不是他的地盘,去了那里,处处掣肘,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才把他派到那里去。孙杰不是蠢货!”

  崇祯的眼睛瞬间明亮。

  就像是即将溺死之人抓住的最后一株稻草一样。

  “从古至今,凡造反之人,不外如是。

  放着经营好好的陕西不待,跑到金陵去造反,这不是蠢货是什么?

  陕西被他经营的好好的,有人有钱有粮,金陵又不是他的根基,要什么没什么,没有道理这样做!”

  崇祯嘴里不停的念叨着,脸上的惊慌渐渐消失。

  是啊,他说的对。

  自古造反就没有这样干的。

  他的老祖宗朱元璋当年起兵造反的时候,也没说从金陵跑到陕西去造反。

  这不符合常理。

  想通了这一切之后,崇祯倒没有刚才那么惊慌了。

  外面的风也渐渐的小了,东边的天上出现了一抹亮光,天地恢复了清净。

  又回到了桌子前,拿起曹化淳压在镇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