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一群乌合之众_我家后门能到明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五章:一群乌合之众

第(3/3)页

之外,一个巨大的帐篷中,众多将领齐坐一堂。

  这些心怀鬼胎各自算计的人,就座次之位,展开了一番争夺。

  实在争不出个主次,索性全都围在一起,不分主次。

  “诸位,如何攻城,拿出个章程出来!不杀入潼关,如何进逼西安府?”

  祖大寿率先开腔。

  大帐中的这些人又开始议论纷纷,就像是满天的乌鸦,又像是清晨的菜市场。

  操着各种各样的方言,说着各种各样的办法。

  听的祖大寿阵阵头大。

  商议了大半天,依旧没商议出什么法子。

  “潼关乃坚城,不知哪位将军,可率先攻城啊?”

  祖大寿又问了一句。

  这句话的威力很大,刚一出口,剩下的那些人全都闭上了嘴。

  攻城战伤亡最大,没有人喜欢为他人做嫁衣裳。

  都想在后面捞好处,都想等别人杀入潼关城,自己在后面捡钱。

  这种想法由来已久,明末军纪之败坏,世所罕见。

  大小军头们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想的是保存实力,捞得好处。

  指望这些官军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简直做梦。

  不趁机偷袭友军,都算照顾情面了。

  营帐中鸦雀无声,没有一个人说话。

  祖大寿的脸色挂不住,又问道:“潼关城高池深,诸位以为,当用什么办法才能攻破?”

  “祖将军的关宁军乃天下第一精锐,不如让祖将军先行攻城?!”

  一道沙哑且微弱的声音响起。

  祖大寿的脸色瞬间就变了。

  让老子第一个上?

  恐怕稍有不对,你们就要背后捅刀子。

  祖大寿寻声寻找,愣是找不到谁在说话。

  大帐又恢复了平静。

  接下来的几天里,他们这些人几乎每天都会聚集起来商议,可愣是商议不出来什么实质性的东西。

  所谓“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没有人愿意当这个冤大头。”

  孙杰已经在黄河对面布置好防线,就等着潼关那边战事起来之后断掉官军的退路。

  可愣是等了好几天,什么动静都没有。

  站在黄河边上,孙杰看向河对岸,喃喃自语:“将近二十万兵马,号称八十万的讨伐大军,这几天愣是一个屁都没放!”

  “大人,那咱们现在该怎么办?主动进攻吗?”身后的陈虎问道。

  “再等等,要是还没动静,就让潼关那边先行进攻。

  这些官军的粮食不多,吃不了几天。

  咱们在此以逸待劳,主动权在我,不急于这一时片刻!”

  孙杰说道。

  官军还没商量出个章程,京城中的周延儒等人率先受不了了。

  崇祯已经醒来了,把曹化淳、王承恩以及一众内官扔了出来,准备和内阁一较高下。

  要是能攻入陕西,那内阁的气势,将会彻底压住崇祯。

  到了那个时候,重现宋朝的士大夫与皇帝共治天下未尝不可。

  但如果压不住,周延儒这些人不仅要死,就连内阁,也将会彻底失去崛起的机会。

  所以说,此战至关重要,必须要胜。

  崇祯的想法也很古怪,虽然周延儒等人假传圣旨,纠集了一大批官军进攻陕西。

  可他并没有因为这事而发怒,甚至还有一种坐山观虎斗的架势。

  这个场面,正是他之前一直希望的。

  在他看来,最好双方两败俱伤,然后由他收拾残局。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崇祯怒的是周延儒让朱慈烺监国,哪怕大印被抢一事,都比不上这事。

  让朱慈烺监国,意味着他这个皇帝随时可以被取代。

  对于皇帝这种权利生物来说,这种事情尤为重要。

  以周延儒为首的东林党连连去令催促官军进攻陕西,几乎每天都有信件。

  尴尬的是,这些官军不仅没有进攻,甚至还开始坐地起价。

  竟然以此来反向要挟朝廷,索要好处。

  这些军阀鬼精的厉害,孙杰是要收拾,可在收拾之前,还能再索取一些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有时候都很难理解明末的这些军头是什么想法,一个个的短视到了极点。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