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一群乌合之众_我家后门能到明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五章:一群乌合之众

第(1/3)页

  骑着战马的吴三桂一脸神气的看向陕西方向。

  手中的马鞭死死的握着,脸上的狰狞又多了几分。

  明末的军队,行军打仗堪忧。

  孙杰的军队强大瞒不住,甚至连使用的武器都瞒不住。

  要是能把孙杰的武器和士兵弄过来,对于他们而言,将是一大助力。

  利欲熏心之辈,已经被利益冲昏了头脑。

  乌合之众的从众心理,  让他们迷失了自我。

  墙倒众人推,如今的孙杰成了众矢之的,踩上一脚,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这几十万的军队加上建奴,没有理由打不过孙杰,拿不下一个小小的陕西。

  左良玉、刘良佐、吴三桂等几乎能叫上名号的众多大小军头全部位列其中。

  队伍浩浩荡荡,  蔓延在山西的大地上,朝着陕西方向缓缓进发。

  乌合之众就是乌合之众,  不会因为数量繁多,变得骁勇善战。

  这些士兵加起来,将近二十万左右。

  不过,这二十万军队水分很大,里面一大半都是裹挟的普通百姓。

  稀稀拉拉的拖在山西的大地上,除了各部的家丁还有些章法之外,其余的士兵,几乎全都是叫花子,没有任何纪律可言。

  山西的百姓遭了殃,这些军头们不愿意发饷,便纵兵劫掠山西之民。

  一时间,就像是蝗虫过境一样,什么都没有剩下来。

  烧杀抢掠,无所不为,闹得山西百姓纷纷逃窜。

  从山西逃出来的百姓逃往四面八方,  位于河南的张献忠等部流贼瞅准了这个时机,  再次揭竿而起。

  李自成也开始跃跃欲试,  带着小股人马,  逃入了山西,  开始招兵买马。

  有些官员上书朝廷,说明如今山西情况。

  可这些奏折尽数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信。

  对于朝廷的老爷们来说,为了他们心中的“正义”,只能“苦一苦山西的百姓了”。

  相较于流贼,孙杰之害更大。

  对于朝廷的官员们来说,这些百姓总不会死绝,只要还能生,总是不缺劳动力。

  可孙杰不同,不把孙杰彻底摁死,他们头顶上的那颗头颅,还如何保全?

  稀稀拉拉之间,朝廷大军终于到了平阳府。

  平阳府位于黄河对岸,过了黄河便是潼关。

  只要拿下潼关,便能长驱直入,直捣黄龙。

  只是,官军到达平阳府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渡河。

  大小军头再次放纵手中士兵,  大掠平阳府。

  明末的历史上,纵兵劫掠乃是常事。

  众多大小军头早已经习以为常,想要让士兵们保持充沛的战斗力,  就必须让他们“吃好”“穿好”。

  说是来打仗,不如说是来挣钱。

  一路上看到什么抢什么。

  哪怕是路过的野狗,都会抓起来烤了吃了。

  ......

  吴襄吴三桂祖大寿这一家子站在黄河边上,看着眼前的黄河。

  那奔腾翻涌的黄河水,让他们一时间心生豪迈。

  周围是他们两家的家丁,个个披坚执锐,肃清了五十步之内的区域。

  眼前的黄河滚滚东去,浑浊的水,奔腾翻涌。

  吴襄看向祖大寿,吸了一口气,道:“咱们如今该如何?拿下陕西之后,咱们是回辽东,还是怎么办?”

  祖大寿道:“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先走一步看一步吧。朝廷如今孱弱,隐隐间有倾倒之势,你我两家应慎重为上!”

  “说的在理,可是,前几天皇太极送来的信该如何回?”

  愁闷爬上了他的脸,那纵横的皱纹,就像眼前的黄河一样。

  前几天,皇太极来信一封。

  上面说,等拿下陕西之后,若是吴、祖两家能够反戈一击,趁机冲散大明官军,协助皇太极拿下陕西,进军山西以及中原,保举吴、祖两家一家一个异姓王。

  “信就不回了,只要咱们的实力够强,不怕讨不到好!”祖大寿说道。

  皇太极不断加码,异姓王就像是不要钱一样,往外面扔。

  恐怕,下一步就是,“朕与君共治天下了”。

  但祖大寿老狐狸成精,不到最后一刻,怎么可能会冒做决断。

  如今看起来,皇太极气焰旺盛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