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八十六节 去龙城
第(3/3)页
魏国左丞相,卫王拓跋仪道:“陛下好似不喜?”
“晋朝皇帝司马懿曾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得君子之心者得诸侯,得诸侯之心者得士大夫。”拓跋珪问:“朕在参合陂信了王建的瞎话,杀了数万降兵,虽得了中山城,却人心尽失,日后如何治理呢?”
拓跋仪道:“臣没读过书,却懂一个道理,在那摔倒,从那快爬起来,陛下可多给中山城周边百姓点好处,民心会慢慢回来的。”
“给什么好处呢。”拓跋珪问?
卫王拓跋仪说:“大赦中山城中及周边县郡,先免赋役三年,以此安抚民心,不成再说。”
“就依卫王所说。”拓跋珪点头应允,又道:“朕将引军北退,定都平城。”
魏国以前国都盛乐城,四周无城墙,一切财产与人口皆在马背上,迁都平城后,意义完全改变,由一个马背部落变成一个据城而守的国家。
魏主拓跋珪统大军北归,迁都平城的消息很快便传至燕国龙城。
龙城虽属鲜卑慕容氏祖先发源之地,但境内地势险恶,不利放牧或耕种,连燕军的军粮都难以充足供给,且气侯寒冷人口稀少,连可用兵源也无法得到大量补充。
对于是否固守龙城,燕国内部有两股力量在争吵,长乐王慕容盛支持固守龙城,休养生息,而燕军大将军慕舆腾持反对意见,并为此事求见慕容宝。
后燕国原是马背上的国家,无任何文化渊源,自慕容垂建国定都中山城起,至今不足数十年,朝中所使用的礼节与称呼全部仿汉制而,但与魏主拓跋珪的重金求聘不同,燕国所需懂法礼的汉人官员,全部是抢来的,因此礼节模仿的似是而非。
“陛下,臣有本奏。”
“大将军有话直说。”
慕舆腾道:“陛下意图固守龙城,图休养生息,臣认为不妥,眼下魏军主力北归,卫王拓跋仪镇守中山,赈济灾民收抚民心,龙城虽凭山高路险,能得一时苟安,但自古偏安难全,难以长久,不若趁现在我军收服失地的战意犹在,兵出中山收复失地。”
“非是朕不思收复山河,但我军乍自中山转奔龙城,众将军皆无意再战。”慕容宝犹豫道。
慕舆腾再进言道:“中山城乃先帝建国之所在地,城中及周边县郡得陛下恩惠日久,且参合陂一战中,被坑杀的兵士皆出自其左右,民心一定盼望陛下回归,若待时间久了,民心薄淡,陛下想收复中山,也再无胜算。”
参合陂大败与弃守中山城,乃慕容宝在其弟赵王慕容鳞的诱惑下,做出最昏聩失误的两次决定,致使原本处于优势的燕军,主力被歼,都城沦陷,这两件事一直是慕容宝心中的耻辱,慕舆腾旧事重提,复仇的怒火在慕容宝心头熊熊燃起。
“大将军建议收复中山,可有何具体计谋。”慕容宝问道?
慕舆腾道:“臣闻范阳王慕容德现在黄河以南的滑台一带集结,陛下可令人联系,宣其兵进中山,与陛下两面合击,定能收复失地。”
“好,就依大将军之谏,收复中山城。”没主意的人,不论伧民或帝王都一样,慕容宝抽出玄冥剑,一剑斩在殿中柱子上,决意收服中山城。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