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三十一、朝堂明争暗斗+李星洲心中隐忧_世子的崛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五百三十一、朝堂明争暗斗+李星洲心中隐忧

第(2/3)页

.....

        金国两年不到的时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攻灭北方最为强大的辽国,要知道辽国与景国交手百余年,大多时候各有胜负,但胜更多的还是辽国。

        辽国疆域更比景国大太多,如此堂堂大国,居然被金国两年不到全部攻灭,之前北方传来战报,金国攻入大同府,将城中民众尽数屠戮,死者愈十万,惨绝人寰。

        消息到京城的时候,很多人都吓坏了,百姓提起金国害怕到变脸色,朝中大臣也畏金如虎。

        “温大人,既然.......既然大同府已经落入金人手中,我们还是不提为好,不提为好......”汤胖子小声道,其余人都不说话,算是默许。

        李星洲心里好笑,这汤胖子还真是贱到一种境界了,别的大臣也怕金人,可怕归怕,人家都憋着不说,要装模作样。

        这胖子倒好,直接就不要脸的说出来了。

        皇上咳嗽两声,摆摆手,意思是让温道离不要继续说了。

        旁边的孟知叶不断给太子使眼色,太子见状,连忙站出来拱手道:“父皇,儿臣以为人无大志不成器,国无大志则羸弱,辽南京改名燕门府确实妥当,可既为燕门,以其为北方门户,难道说我景国世世代代不向北开疆拓土了吗?

        儿臣以为不妥,有父皇丰功伟绩在前,后辈怎能不思进取,以燕门为界故步自封?以儿臣之见,应该改辽南京为燕山府!”太子慷慨激昂的道。

        一番话下来,大家都纷纷点头。

        皇帝听后也点点头,“不错,你能想到这些朕甚是欣慰,所言也十分有理,想得周到,若为燕门,以后再得燕地以北之地不好命名,那就为燕山府吧。”

        “皇上圣明,功震古今,太子殿下深谋远虑,是社稷之福......”

        “是啊是啊,太子殿下高见......”

        “.......”

        事情定下来,改辽国南京为燕山府,礼部一班官员连忙开始拍马屁。

        太子一脸得意,这时皇上看向他,问道:“星洲如何看此事?”

        李星洲拱拱手:“我觉得温大人说得有理,还不能高兴太早。”

        他这话一出,皇上微微皱眉,有些不高兴了。

        不过皇上没说什么,倒是判东京国子监、朝散大夫陈钰先站出来,一脸正色指责道:“平南王此话只怕失言吧!

        收复南京是历代先皇之志,可无人能成,转眼百余年,无一人能成,如今皇上英明神武,处事机敏果决,完成几代先皇夙愿,开疆扩土!什么叫高兴得太早?

        我看根本是不忠不孝之言!”他说得义正言辞,一脸大义凛然,仿佛自己真是什么不忠不孝之言一样,其实只是偷换概念罢了。

        李星洲懒得理会他,聪明人和聪明人说话为好,和傻子吵架降智商,他认真的拱拱手对皇上道:“皇上,臣心中还是有几点忧虑。”

        “你,你........”程禁见自己不理会,气得胡子发抖。

        “说来朕听听。”没想皇上也根本没理会他的意思,程禁只好悻悻然退后,不满的回到群臣中间。

        李星洲接管枢密院之后,基本已完全辽国朝廷局势,同时对北方也了如指掌,十分上心,“第一点就是从枢密院情报中看来,郭药师等先锋只是带领小队人马快速北上,以奇袭的方式控制南京城,中军大军还在路上,没有进入南京,能不能守住还是未知。”

        “二来是南京城外还驻扎两个大营的辽军,都是辽国最精锐的部队,韩德让留下的彰德军,还有耶律大石手下的辽兴军,都是威胁,不得不防。”

        皇上点点头:“最后呢?”

        “最后.....”李星洲组织语言,最后也是他最害怕的一点就是:“民族政策,我怕北方各位将军处理不好此事.......”

        “什么?”皇帝不解。

        “就是怕他们区别对待汉人与其它族人,导致恶果。”

        “哈哈哈哈.......”众人左右相视,大笑起来。

        几个文官对着他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王爷担心实在可笑。辽国汉人颇受契丹人欺压,此时我们大军一到,他们必然会开城相迎,若我们杀尽辽人,他们更是高兴才是,何来此忧?”

        几人说完,其他人也笑起来,不断说着“多虑了”“怎么会如此”之类的话。

        皇上没说什么,只是将这事一笔带过。

        李星洲叹口气,心里还是担心......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