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八百二十九、对策+蜀中吴家
第(2/3)页
次见到 之前德公就告诉过他,还给他列个一个清单,沿海诸州支持和反对新政的官员名单,好让他有准备,有对策。
因为德公是政事堂首官,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各地折子都会经过他的审批,是绕不过的,所以他知道的一清二楚。
当初他在外征战的时候这些人趁他不在朝中无暇顾及就蠢蠢欲动,沿海诸州县只有少数是站在他这边的。
吴惠生就是其中一个,明州知州。
李星洲之所以想率先解决南方沿海,是想带动沿海诸州发展,越早改制,越早享受红利。
战略布局上有两个考虑。
一是经济重心南移。
这是从五代十国开的头,以前北方一直是经济文化重心,但五代十国很乱,特别北方作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军阀割据,乱战不停,百姓凋零,十室九空。
那还不是汉末三国那种军阀割据,五代十国的乱是毫无道德底线的乱,是掌兵军阀没有脑子的乱。
杀人充当军粮的记载比比皆是,朝三暮四,随意二五子的操作层出不穷。
相比之下三国都算好时代,三国再乱还能被津津乐道,因为主要大军阀都是有头脑的,懂得趋利避害,互相制约;基
基础道德体系总体没有崩溃,即便乱世也有忠肝义胆,荡气回肠的事。
五代十国就不一样,多数军阀是没脑子的,做事凭一时好恶,喜怒无常;基础道德崩坏,什么是道德不知道啊所以什么样灭绝人性的事都干得出来。
这种大环境下,相对稳定的南方就成为避祸好去处,南方百姓总体能安稳度日,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而到南宋,只有半壁江山,经济大规模开始南移。
随着黄河泛滥,南方长江流域越发更加适合发展。
如今正是大好机会,如果等南方沿海诸州发展到北方和蜀中的程度,动他们国家也要伤筋动骨,还不好撼动。
如今他们还没发展起来,还在起步阶段,难度小,还能为往后发展打基础。
其次,以后对外战争主要在北方。
李星洲如今才二十一,他还有很多时间。
以后几十年里,北方还要面对夏国,面对吐蕃诸部,面对蒙古国的崛起,战争少不了,动乱难以避免。
只有南方,只有淮河以南的地区,能在很长时间内维持稳定发展,安心发展,成为整个国家大后方,支持对外军事活动,稳定国力。
所以这些地方要先动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