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章 李若水:北宋的文官有点轴
第(1/3)页
山阳寨归降了,不止是震惊与东临镇的实力,还有叶棠自身的魄力,能够使东海名士的加入以及太史慈等忠心的跟随,这在以后无异于潜力巨大。
名士,各大城主争相抢夺的人物,各城争夺的重要人物,影响力之大,难以想象。
精兵强将也是如此,浴血奋战全靠这等将士,怎能不让他吃惊。
裴元绍很明智的选择了投降,给东临镇带来了生力军,这一股不晓得势力为东临镇的崛起添砖添瓦,其中也补充了东临镇水军的不足,虽然阳山寨的人懂水性的有两百多人,会船技的缺失不足百人,不过也足够用了。
不过却有意外之喜,这阳山寨当中具有有一名儒雅的中年人,是他们的一名教书先生,姓李名若水。
因为归降事件,李若水亲自与叶棠来了一场争辩,最后被叶棠所说服,其中一条“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让李若水无言可辩。
李若水,原名若冰,字清卿,洺州曲周县(今河北曲周县)水德堡村人。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官至吏部侍郎,曾奉旨出使金国。靖康二年随宋钦宗至金营,怒斥敌酋完颜宗翰,不屈被害,后南宋追赠观文殿学士,谥忠愍,有《李忠愍公集》传世。
叶棠是在与其争辩之时获得的此人的信息,对于两宋的历史,一方面是《水浒传》,另一方面则是《说岳全传》,但是对于李若水有印象还是来源于他的兄弟李若虚,如果没有《说岳全专》,这李若水叶棠还真的不一定知道,靖康耻,那段历史他极其不喜欢,当然此人是不是那个家伙就说不准了。
现在叶棠可谓是聚集了文成武将有了开世之基,对于开展东临镇的建设,谋有庞统,武有太史慈,文有李若水,这已经足够了。
放眼整个东海城镇,哪座城镇有他们之间的阵容,就是目前坐大的眭固怕也是难以与之相提并论。
只不过东临镇安生了不到三个月,四平镇方向本来重建,已有小小生机,没有想到再次掀起波涛,徐海从东临镇退走之后没有再返回此地,不知行踪,却突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