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 搏命
第(2/3)页
人有些的害怕。
此人非常像一个人,曹操。
不过司马家自司马防死了之后,只能投靠曹操,而河内又沦陷,所以并无所持,这才让他稍稍放心,撼动不了他关中世家之首的地位。
他这个关中世家之首,可不是随便说说的,长安的那些世家,不管是皇甫家,韦家,在他看来,都没有弘农杨氏的威名。
他愿意站出来,关中读书人必从者如云。
不过如今的世道,应了那句话,秀才有理说不清,这是一个刀兵的世道,手中刀兵,方为王道。
“父亲,孩儿认为,咱们的确已经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了,只是拥簇天子亦不可取也!”杨修摇摇头,低沉的说道:“魏王顾忌我们,非一日之功,他不动我们,乃是为了安稳,只要他在战场上大胜,那么我们就必有一劫,若是他兵败,我们对他尚且有价值,可他若兵败,天下无汉也!”
这怎么看,对于杨家都是一条死路,杨家这一路走下来了,选择了很多次,可每一次,他们好像都没有选对。
“而拥簇天子……”杨修继续说道:“先不说天子已对我们杨家有了戒备之心,我们第一关要过的,那就是荀彧,荀文若乃是王佐之才,曹孟德能让他看家护院,那是他的能力得到了曹孟德的认可,我们想要从他手上夺天子,乃是死路一条也!”
荀文若的能力,他们是知道的,但是荀文若的狠,他们在昔日的许都之变,就领会了,那是真的狠啊。
如果不是他们杨家收的快一点,恐怕杨家的暗子都被屠戮干净了。
世家门阀经略天下,他们自然会拥有自己的暗子网络,不然他们也没办法对天下了如指掌啊。
“那就是不管怎么样,我们杨家都是死啊!”
众人有些沮丧。
“也未必!”
杨修想了想,意味深长的说道:“天下本无路,但是有人走,就出来路了,杨氏一门,虽在汉朝廷已经绝路,可未必就没有别的路走了!”
杨彪目光凝视杨修,幽沉的问:“德祖,你何时有了这样的想法呢?”
杨修沉默了半响:“在魏军兵败宛城之日!”
“你是失去了对汉室的信心?”
杨彪眯眼。
“我是失去对天下的信心!”杨修摇摇头,道:“新朝换旧朝,已是在所难免,魏王虽是雄才武略之人,奈何大明天子那才是天纵奇才啊。”
“此言不许再言!”
杨彪摇摇头:“我杨氏一族,只要汉室一天还在,总归还是汉室之臣!”
“诺!”
杨修点头领命。
但是他却领会了父亲的意思,汉室在,方为汉室之臣,汉室若不在,他们可不是魏朝之臣。
“汝等也不必争了!”
杨彪摆摆手,道:“如今大势未出,尚且局势不明,动则死,还不是时候,所以现在我们什么都不能做!”
“是!”
众人对视了一眼,点点头。
“杨通!”
“在!”
“你北上吧!”杨彪轻声的道:“在邺城,你无用武之地,唯有北上,此事冀州乱,幽州动荡,我杨氏一族终究有些底蕴,河间,巨鹿等郡府皆有我杨氏之人,你去收拢一些兵丁,做最坏的打算!”
在邺城,荀彧盯的太死了,他们根本不可动。
但是朝廷刚刚北上,荀彧又要顾着粮草调运,根本没有时间梳理河北,而这时候燕军兵败,正是彷徨之时,也没有精力来治理河北。
他们杨家有世家之名,可收拢读书人,然后整理兵卒,尚且能积累一些实力。
当初袁绍就是这样积累实力的,袁绍离开雒阳的时候,就那点兵马,他之所以能在短短时间只能夺取河北,那是因为他凭借这世家之名,把大部分的世家门阀,乡绅豪族,收拢门下,收取大多读书人支持,然后才能征兵才毫无阻碍。
“是!”
杨通点头。
……………………………………
邺城的暗涌还在酝酿之中,而在豫州战线,却在寒意之中爆发了一场冬季遭遇战。
黄忠想要偷袭孙策。
孙策也想要趁着这个机会偷袭一下黄忠。
结果他们半路遭遇。
这一场遭遇战打下来,双方都有不少死伤,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们只能暂时安分下来了,稍稍做休整。
吴军军营。
孙策统计了一下伤亡,有些感叹说道:“越是和明军作战,伤亡比例就越是扩大,明军的坚韧比我吴军还是强上不少的!”
一开始他还能和明军拉平一下距离,但是随着明军做出调整之后,他几乎是打一仗,输一仗,而且双方伤亡比例越来越拉大距离了。
“大王,明军战斗力甲天下,并非虚言,他们是根底上改变了儿郎的作战方式,所以能和我们拉出距离来,一点都不出奇!”
鲁肃站在旁边,低沉的说道:“很多人没有看好明朝廷的新政变制,但是不可否认,有时候改变是一个进步,我们的儿郎还沉迷在过去的作战方式里面,但是明军,他们不管是精神面貌,还是作战方式,都远远超越我们了!”
身在沙场,这是他感受最深的。
孙策沉默了半响,最后摇摇头:“孤不如牧龙图,他敢做的事情,孤不敢做,因为孤没有他这么大的胆子!”
他要是敢在江东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