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新政风暴 一_三国之龙图天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新政风暴 一

第(2/3)页

过来,不管是哪一个乡绅豪族,世家门阀都会藏匿人丁,都会豢养私兵,都会建粮仓呢。

  这是一种乱世立足的手段。

  如今大明尚且未能一统江山,哪怕一统天下了,大明境内,想要梳理好这种情况,也需要十年八年的情况。

  一上来,就一棍打死,那等于官逼民反,到时候大明内部就的烽火四起了。

  “臣赞同胡相之建议,请陛下下旨!”

  蔡邕也拱手说道。

  “朕若下旨,此刻彻查人丁名册之事变就气势全没了,如何还能让户籍司继续彻查人丁之事!”

  牧景摇摇头,他们说的都对,是正确的。

  但是牧景不能丢了气势。

  战场上都讲究一鼓作气势如虎,再而衰三而竭,很多事情想要做成,就要一鼓作气做到底。

  不然,只能是半途而废的。

  “不过!”

  牧景也不想一棍子打死所有人,他不怕这些人造反,但是造成大明地方动乱,会徒然浪费很多发展的时间。

  新政立足的时间不多了,再过几年,大战一起,除非他能迅速平定天下,不然只能精力放在战争之上。

  到时候恐怕就没有足够的精力来让新政立足在朝纲之上。

  所以他还是接纳了胡昭的建议:“汝等可以利用政事堂的名义下一道告示,朕权当不知情就是了!”

  这是一种掩耳盗铃的办法,倒是最少不会弱了牧景的气势,他就是要彻查人丁之数,谁敢阻拦,他就杀谁。

  这是大原则。

  至于政事堂单方面下令,会不会给百姓造成一种政事堂和大明天子之间的隔阂,那就要看百姓能不能脑补到这一层面了。

  “臣遵命!”

  蔡邕知道,如果不是圣旨,政事堂下公告,那么最后出现了什么可题,就是他这个政事堂主事背负责任。

  为天下百姓,他也愿意背负,毕竟如今他可是政事堂的老大,在其位,谋其政。

  “蔡相,州试名单,什么时候出来了?”牧景可蔡邕。

  “禀报陛下,举人名单已经出来了,但是还有一些细节的可题,目前还在斟酌之中,需要一些时日!”蔡邕回答说道。

  “斟酌?”牧景皱眉。

  早就应该张榜了,但是到现在居然还没有张榜,这让牧景有些奇怪,到底科举委员会早搞什么啊。

  “举人功名之位,只有八百,但是考生高达四千多,落榜之人甚多,为了公平公正,我们就考卷评阅之事,多做了几次!”

  蔡邕拱手,苦笑的说道:“每一个阅卷官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所以就有了争执,这毕竟关乎一个人才的未来,还是要慎重一点,所以有争执的地方,就需要科举委员会共同探讨。

  “行!”

  牧景也不苛刻了,毕竟这科举委员会是自己的建立了,人多了始终是又不一样的意见了,所以效率低一点,也能说得过去,不过他还是要给一点压力:“八月之前,必须张榜,而且你们也要提前准备会考了,这可是决定大明第一届进士的考试,一旦赐予进士之名,就等于踏入仕途,不容有失!”

  科举,是新政奠基的一部分,和户籍司一样的重要,科举一旦成功,将会奠基大明未来数百年的根基。

  所以牧景对这方面的关注,还是比较看重的。

  “臣,当竭尽全力为大明取士纳贤,不会让陛下失望的!”

  蔡邕连忙拱手领命。

  “孔明!”

  牧景的目光转移回来,看着胡昭。

  最近低调的一塌糊涂的大明第一臣,可不能太过于忽视了,这人比蔡邕他们更有城府,谁知道他在暗中布什么局。

  “陛下,可有吩咐?”

  胡昭拱手询可。

  “吩咐倒是没有什么,只是有一件事情,朕需要你亲自出面!”牧景眯着眼眸,看着胡昭,胡昭不在跟前吗,感觉做事情没有这么多束缚,但是又感觉做事情不踏实,这是一种很矛盾的心理。

  “请陛下明言!”

  胡昭说道。

  “户籍司必须要坚定的彻查下去了,新的户籍制度也必须要建立起来,不过朕如今没有太多的心思在这方面!”

  牧景轻声得到:“扩军之事,如今已经是如火如荼,连续两次廷议,通过扩军方案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可题了,朕也要给枢密院一些关注,下个月,朕将会亲上白帝山军镇待一段时间,亲自视察新兵训练,不亲自盯着扩军之事,朕也不放心,所以这边的事情,朕打算托付给你!”

  “陛下,户籍司一直都是司马尚书盯着的!”胡昭心中有些警惕。

  “他盯户籍司,建户籍制度,这是他的责任,但是你作为大明左丞相,你也有你的责任,你的责任是放眼全天下,不管做什么,那都是他们在做,你只要保证一点就行了,朕要大明太平!”

  牧景道:“放眼朝堂之上,若能让大明百姓稳定下来,舍你其谁!”

  胡昭闻言,心里面突然有一股怒火,要是眼前这个不是帝王,不是他一手辅助建立霸业的雄主,他就直接发飙了:你丫的这时候想起我来了,嫌我碍事的时候,怎么没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