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登基之前 九
第(3/3)页
,已经把自己当成了明国人了。
但是荆襄太平下来之后,荆襄世家门阀也开始死灰复燃了,蔡家蒯家,当初都是支持刘表了,算是元气大伤,但是他们只是领头羊,下面不知道有多少世家门阀在摇摇摆不定的,一开始不敢伸头出来了,但是安稳之后,他们倒是敢伸出爪子来了。
毕竟在刚刚结束大战的时候,他们还害怕明军秋后算账的,怕牧景不顾一切大开杀戒,所以销声匿迹,断臂求生,反正什么手段能保存家族,他们都去做,把姿态放了的最低,一切配合明国的治理。
但是战乱已经过去了,如今荆襄安稳,他们也料准了,只要他们不是做的很出格,牧景不会因为他们而重新弄得的荆襄大乱的。
首先在新政之上,这些荆襄世家门阀,和地方豪族联手开始各方面阻碍,让徐庶卫觊等人寸步难行,一度停滞。
最后甚至逼得胡昭不得不把徐庶这个新政先锋军直接调迁出去,以平息矛盾,这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胜利。
如今牧景突然称帝,明国即将脱离汉室头衔,也让他们看到了不少机会,不管是反对,还是支持,他们都在为直接最大的利益化而图谋。
不过放眼荆襄,能左右士林的人,也就是那寥寥无几的几个人,司马微,庞德公,黄承彦,这些名扬天下的大儒而已。
司马微的鹿门山书院,如今已经是明国比较重要的书院,书院之中,单单是今年出仕之人,高达二十余,是冠多年之数。
而且司马微的弟子,徐庶,更是牧景麾下大红人,新政先锋军,司马微的地位自然是水涨船高。
庞德公本是荆襄清流,那些清流家族都为之马首是瞻,有绝大的影响力。
黄承彦,江夏世家的领头羊,昔日的江夏,如今的夏州,都是荆襄之地重要的地方,世家门阀不少,影响力不弱。
不过黄承彦如今是牧景的老丈人,他的态度,反而让士林读书人有些犹豫,所以非不得已的情况之下,他不会表态的。
更重要的还是司马微和庞德公的态度。
他们一旦上奏赞同称帝之举,那么明国士林,将会统一意见,完全同意牧景称帝,改天换日。
……………………
鹿门山。
山上屹立一座书院,为鹿门山书院。
鹿门山书院昔日空有其名,而无其之实,但是随着徐庶出仕,石韬,孟建,崔钧等学子纷纷出仕明国,在明国越发的有江湖地位了。
仅次于明国第一书院,鸿都门学之下。
书院中,读书声郎朗,小路上,学子身影络绎不绝,越来越多的人拜在门下,自然也让这清净的山峰变得热闹起来了。
山腰上,一处安静的凉亭。
司马微,庞德公,黄承彦,三大奠定了书院根基的祭酒正在的青梅煮酒,论天下大事。
“早就想到他有朝一日,会走出这一步的!”黄承彦喝了不少酒,声音都变得有些苦涩的起来了:“但是没想到会这么快!”
“不管怎么说,日后承彦就是国丈了!”司马微笑了笑,他是最看得开的,从天下大乱之开始,他就已经对汉室,没有太大的期待了,刘表当年的崛起,他还有几分的期待的,但是覆灭之后,他就已经死心了。
刘汉四百年,也该走到尽头了,在司马微心中,或许天下百姓更重要,总需要有人一统天下的,如果这个人是牧景,也是不能接受的。
“真正的国丈,在昭明阁!”黄承彦摇摇头。
牧景当了皇帝,蔡琰才是皇后,黄月英,顶多算是嫔妃而已。
“蔡公当年是最忠心大汉了,没想到他也放弃了,如今亲自给吾等写信,希望我们顾全大局,上奏表示一下!”
庞德公的感概很深情,有些叹息,也有些惋惜。
“身在局中,他醒悟的早!”司马微倒是赞同蔡邕的决定,虽然对他自己来说,或许是有些打击了,对他的名声肯定有影响,但是对天下,是好事。
“那我们呢?”
黄承彦问。
“老夫会上奏的!”司马微想了想。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