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战后大动作 七_三国之龙图天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战后大动作 七

第(1/3)页

  制度改革,就是改变现状,改变如今的官吏制度,无疑就等同于推翻现在的一切,重新建立一套行政制度。

  这要是放在盛世,便是变法。

  自古变法者,不管成功与否,还真没有几个有好下场的。

  因为不管新的制度适应还是不适应,是更好还是反效果,都无法避免一个问题,那就是新旧交替的制度之中,牵涉的利益,会超过所有人的想象之外,牵涉的利益越大,遇到的阻力就会越大。

  利益面前,人心是无法衡量的。

  当世之中,聪明人几何,数之不尽,并非是没有人意识到,如今的官吏制度的落后。

  只是没有人愿意去改变。

  所以大部分的变法,其实都是失败的。

  现在明侯府要趁着几个机会,来一次大变法,把现在所有的官吏秩序给的崩了,然后重新建立起来一套,绝对是一个大地震。

  本来牧景心里面是有计划,慢慢来,想要褪去腐朽,接受新的制度,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他已经准备好了,在未来,用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一辈子,来建立一套,区别于现在管理制度。

  他有未来两千年封建王朝的历史借鉴。

  他的智慧就不说的。

  但是他的经验,绝对是当世之中,无人能及的。

  他相信自己能弄出一套让百姓生活过得更好,让民生水平提升,让民智开放,要时代进步,让科技进步……的管理制度。

  现在,秦颂的突然提议。

  让他突然很想要直接去改变。

  机会不是时时有。

  现在就很合适。

  患不均而不患寡。

  治理荆州,关中长安,必然是要的重建秩序,而这是一个机会,大乱之后大治,这时候就的秩序,其实已经被打破了,重建的时候,就是最好变法时机。

  如果只是改变两地,他们会认同,明侯府在针对他们。

  所以,牧景刚好把这个理由的拿出来了,把明侯府如今麾下所有的地域,都肃清一遍。

  ………………

  从这一天开始,昭明阁进入戒严状态。

  牧景甚至让人飞鸽传书,直接让黄忠也从荆州脱身回来,黄忠走陆地,一人三亲卫,跑死六匹马,两日之内,赶回了江州城之中。

  昭明阁包括牧景在内,一共七大阁臣,亲自商讨这一件事情,这将会是改变整个明侯府制度的事情,而且为保密,这个提议没有商量好之前,谁也不允许离开昭明阁。

  不是因为怕泄密,而是立这么一个规矩。

  这就是他建立昭明阁的原因。

  无数的书籍,前朝那些的制度,都被送进了昭明阁,昭明阁每天都传出激烈的争吵声音,一套制度的建立,并没有这么轻易,没给人都有每一个人的意见。

  一晃五六天时间都过去了。

  但是昭明阁还是一个戒严的状态,任何人不许进出,就连明侯府两大夫人,都不允许进入探望,这个年,应该是牧家过的最冷淡的一个年了。

  初平九年,悄无声息的来临。

  牧景,胡昭,秦颂,刘劲,戏志才,黄忠,蔡邕,七个人已经在昭明阁足足待了十二天了。

  争吵了一遍,又一遍。

  校对了一次又一次。

  一个个方案出来,一个个方案被推翻。

  七个人都是绝顶聪明的人。

  正因为他们的智慧不一样,他们的经验不一样,所以他们的看法也不一样,蔡邕胡昭为代表,倾向于的保守形状,牧景戏志才为代表,是倾向一个激进形。

  争吵不下。

  牧景是主,但是这关乎明侯府治下,益州荆州关中凉州,千万百姓的民生大事,即使他是主公,也不能一言堂,想要通过他的方案,也要昭明阁五票以上的人通过。

  刘劲偏向蔡邕胡昭的,秦颂黄忠倒是有些中立。

  这是公事。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政治思想,古人很多时候说,道不同不相为谋,这要是说不服,就算是牧景强硬下来,蔡邕胡昭这些硬骨头,都会因为道不同而翻脸。

  所以争吵是继续的。

  “我们治理地方,制度很重要,一重一重,上到我们这里,繁杂而乱,这对我们的效率,会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按照你们的那一条方案来实行,很容易就会造成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