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03章:翰林侍讲
第(2/3)页
力美化朝廷。
可笑,太可笑!
虞善德脸色一片木然:“……然天无绝人之路,韶懿郡主试种了一种,从海外传进国内的番薯,经朝廷确认,该番薯耐干、耐脊、产量高,饱腹,适合北方土质。”
流民们渐渐安静下来了,一张张脏乱的面孔,饱含了希望。
他们一路逃荒,到过很多地方,也曾被人接济过,有人吃过韶懿郡主试种的番薯,说番薯能活命,也听很多人说过,韶懿郡主是个活菩萨。
流民们不相信朝廷。
他们相信韶懿郡主。
“镇守在辽东的武穆王,在北境设了流民收容营,并且要在北境受灾较轻的辽东一带推广番薯种植,缓解北境,乃至全国的饥荒,韶懿郡主得知此事,更是当仁不让,去了辽东,协助武穆王大种番薯。”
在世人眼中,韶懿郡主代表了朝廷,更是殷氏皇族,朝廷大肆宣扬韶懿郡主的仁善大德,也是为了安定民心。
果然!
麻木的流民们,脸上有了动容之色。
但接下来,就被更深的绝望和木然所取代,番薯再好,现在也没法让他们不挨饿,让他们活命啊!
“辽东一带地广人稀,想要推广番薯种植,需要大量人手,朝廷决定迁移一部分流民去北境安置。”
当下就有流民,仰慕武穆王英明,忍不住抱了一丝希望,发出疑问:“敢问这位小哥,你是何人?”
虞善德道:“我乃翰林院侍讲,也是韶懿郡主的族兄。”
他从小受虞氏教诲,学习士农工商,所学所用皆是治世为民。
有时候他想,如果三年前,他能像宋明昭一样鼓起勇气,下放到某个小县,做个七品芝麻官儿,是否就能庇护一地百姓,造福一方?
好过这三年来,在翰林院年华虚度,所接触,所结交之人,皆是庸碌之人,不堪为伍。
朝廷的榜文下来之后,他立马打马出府,直奔城外。
任家中的奴仆呼喊追赶,他置若罔闻。
底就有流民茫然地问:“翰林院侍讲是什么官,这官有多大?说的话算不算数?”
也有人回答:“是正六品的官职,看似官职不大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